在华就业外国人将被分类 非技术性或服务性员工受限制

撰文: 杨曼璐
出版:更新:
国家外国专家局在天津召开“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试点工作座谈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专家局图片)

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月初召开座谈会,从10月1日起将在多个省份开展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试点工作,在华外国人将会被分成A、B、C三类,即外国高端人才、外国专业人才以及符合国内劳动力市场需求、从事临时性、季节性、非技术性或服务型工作的外国人,施行计点评分制,“鼓励高端、控制一般、限制低端”。结束试点后,这一制度将于明年4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

“被分类”引发一些外国人的不安,一名在北京幼儿园任教的外国老师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一开始我对被归为B类非常反感,现在我只是一名B类外国员工!”

但他亦表示,如果能带来更多透明和责任心的话,会是一件好事。新的制度简化归并了申请材料,且将通过电脑评分,并于每个来华工作人员的带照片身份证件和号码绑定,而旧制度主要基于纸质材料。据悉,评分将参照工资、受教育水平、汉语水平和年龄等标准,但具体细节仍在制定当中。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属的《中国组织人事报》阐释了分类情况。A类包括高端专业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但未给出具体例子。B类包括属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短缺的其他外国专业人才,特别是管理和技术领域的专业人才,但从事国际贸易、体育、文化和教育工作的外国人会受到限制。C类包括非技术性或服务性领域的工作人员。该报称,要对C类外国人“严格限制”。

最新的官方数据显示,2010年人口普查中,约有20万名外国人在中国合法就业,但业内人士估计,2015年中国约有200万外国人,其中有30万非法就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