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楼市炽热引泡沫忧虑 官员提议国务院出台调控
近期中国楼市混乱,多个城市楼价急升,杭州突然限购更引起抢购潮。国内楼市不稳,连官媒也刊文分析有关现象,更讽刺地表示“辛苦工作一世,不如倒卖几套房子”。有评论认为,去年股市暴跌和中央“去库存”政策合力造成楼市不稳。事件引起各界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的忧虑,更有政府官员提议国务院调控以稳定楼市。
官媒:辛苦一辈子,可能真不如倒腾几套房
官媒《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侠客岛”今日(22日)早上刊文分析现象。指工人和企业家“辛辛苦苦干十年,还不如倒(倒卖)房子一年”,炒楼比开公司赚得多赚得快。
文章引述数据称,2016年上半年,全国土地出让金(卖地收入)达到1.4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9.7%;其中,30大典型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约7350亿元,增长146%;除了杭州拿到830亿土地出让金外,苏州、南京、合肥、上海等城市也突破600亿。“地王”开始在北京、上海、广州及深圳以外的二线城市出现。
文章认为,一个城市的自然禀赋够好(如厦门、杭州、三亚等),可能就会吸引人留下来。另外,城市就业、创业、营商环境等足够好,也会吸引人口流入(如“北上广深”)。在土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资源的紧缺自然会促使房价的上涨。
然而,诸如郑州、济南等土地和住房均供应充足的城市,楼价也在节节攀升。在去年,这些城市曾经“又涨又跌”,充分说明泡沫的存在。
股市暴跌和去库存政策合力造成楼市炽热
《多维新闻网》分析指,中国近来楼市不稳,可能由两个事件合力造成,一是2015年中国股市遭遇雪崩,几十万亿资金逃离股市,二是中共高层推动楼市去库存。
中国股市近期成交量下滑。另外,自2015年股市雪崩之后,数十万亿资金逃出,其中很大一部分流入楼市,推高了房产的价格。与此同时,银行向楼市大规模注资,房地产贷款今年8月增加6,755亿元。买楼投资已经超过了正常住屋消费,成为引领内地楼市的主流。
另一方面,中国高层去年推出房地产“去库存”政策,称“让房地产市场重新活络起来,买卖流动起来才是最重要的”,“鼓励自然人和各类机构投资者购买库存商品房”,等于是放开游资进入楼市的大门。当“去库存”战略对撞资本逃离股市和民资进入楼市的时机,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中国楼市成为了主要“投资手段”,未来可能出现新一轮楼市泡沫。
住建部原副部长:金融部门和房地产部门调控目标相互冲突
内地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指出,当前中国房地产已经出现泡沫,货币超发和低利率刺激了新一轮房价、地价暴涨,绝对房价已经偏高。“全球前12大高房价城市中,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占了4席。地价高企,居民恐慌性抢房,新增贷款中大部分是房贷,这些都已经释放泡沫化信号。”
国务院参事、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指,国家金融部门出台政策与房地产部门的调控目标相互冲突是推动本轮方面全面上涨的另一最关键原因。金融监管部门允许首付贷、允许居民加杆杆,房价旋即暴涨。
仇保兴表示自己不久前向国务院提交建议:“对于房地产市场,现在应该是到了考虑采取温和的、分散的、非中心化的调控政策的时候了。”他提出把房地产税变成一个组合税,至少分四个税种,即消费税、空置税、转让税、物业税,依据不同的情况施策,增加征收的合理性。更重要的是,要把上述税率的设置和信贷政策的调控权交给地方政府,让地方政府根据房地产市场上的刚需或是投机分别调控,中央政府只需给地方政府制定调控目标,并建立事后追责制度。通过类似的方式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