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出文选 规格与江泽民大不同
19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以三分半钟报道《胡锦涛文选》出版发行消息,也未见任何形式的报告会。而回看十年前《江泽民文选》的出版,不仅有时任总书记胡锦涛亲自领导编选工作,而且中共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九常委悉数出席。
昨天(19日)晚间新闻联播在对胡锦涛的身份介绍时称其为“党的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创立者。” 两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这个称呼耳熟能详。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创立者,好像之前还没有正式听说过。
根据央视报道,《胡锦涛文选》一共三卷,收入了胡锦涛在1988年6月至2012年11月这段时间内具有代表性、独创性的重要著作,共有报告、讲话、谈话、文章、信件、批示等242篇,很大一部分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央视新闻联播及报道中特别展示了《胡锦涛文选》目录中的两页,其中之一是第一页目录,显示胡锦涛任贵州与西藏书记期间的讲话和文章;另一页目录展示的是胡锦涛1999年至2000年初的讲话和报告。
当时胡锦涛任贵州省委书记。1988年1月,他在贵州省委常委会上提出了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实验区的思路和构想。根据公开报道,“这是新中国在贫困地区建立的第一个农村改革试验区,开创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推进贫困地区发展的先河”。1988年底,胡锦涛从贵州调往西藏任职,也开始25年越来越重要的政坛经历。
2013年3月,胡锦涛卸任国家主席。4月底,官方发布消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胡锦涛《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书在全国发行。2013年7月,中共作出编辑出版《胡锦涛文选》的决定。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胡锦涛担任中共总书记期间,他和政治局常委会亲自领导了《江泽民文选》编辑工作。
根据官方报道,2003年11月,中共作出编辑出版《江泽民文选》的决定。按照胡锦涛指示,由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办公厅组织了专门工作班子。这个班子从2003年12月开始工作,到2006年8月出版发行,一共用了近3年的时间。
据悉,胡锦涛对编选工作原则和编选工作进展等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江泽民审定了收入文选的全部著作。
《江泽民文选》发行 中共高规格报告会
大陆微信公号“政知道”引述有关人员回忆,中共十五大以后,有不少读者给中央文献研究室写信,要求编辑出版江泽民的著作,有关部门曾经试编了两卷《江泽民文选》。不过在送江泽民审阅时,他没有同意出版。
后来中央决定出版的《江泽民文选》共三卷,2006年8月10日起在全国发行。五天后,中共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九常委悉数出席,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发表讲话。
领导人“选集”改名“文选”有玄机
微信公众号“政事儿”表示,老一辈领导人的文选(选集)多在领导人卸任后出版。其中,《周恩来选集》、《刘少奇选集》、《朱德选集》、《任弼时选集》和《叶剑英选集》均在这几位领导人去世后出版。
而自邓小平之后,领导人的文章收录改称为文选。曾参与编辑相关领导人文选的权威人士解释,之所以从邓小平开始将选集改名为文选,是邓小平谦虚的一种做法,“邓小平可能认为,毛主席的文章收录叫选集,他的就不叫选集了。”自此党内形成传统,领导人的文章收录统称文选。
权威人士又说,对于党和国家领导人来说,几乎每一位都会出版多本书籍,但惟有文选属最高规格。“除了《毛泽东选集》由专门成立的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编辑外,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文选(选集),均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