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后】黄岩岛,以临时捕渔权换主权
香港01特约转载:何亦文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要求中国允许菲律宾渔民去黄岩岛捕鱼。的确,菲律宾渔民也有生计问题。不过恰值国际海洋仲裁法庭做出不利于中国的判决,菲新总统愿意和中国对话,如何处理对方的要求,的确有些难。
这位观点飘忽、前后矛盾的总统一方面说不会利用会谈炫耀仲裁结果;又说与中国的对话需要以南海仲裁结果为基础,说明他心中的纠结——经济合作有求于中国、又想利用仲裁结果获得更多的实惠。中国的担心是,不希望对方利用仲裁在东南亚兴风作浪,特别是不要与越南、日本,甚至美国一起挑起新的事端。
实际上,由于主权争议,南海鱼类没有得到保护,各国捕捞能力不断提高,而收获量却直线下降。被珊瑚礁四面围住的黄岩岛区域内鱼类资源可能好过周围,因为入口被中国公务船把守。
鉴于菲律宾渔民有在黄岩岛“历史捕鱼”的事实,中国可以表示理解,双方可以签署“临时渔业协定”,当中以暗示性的文字承认主权为中国所有,并由中国实行有效管理,以特许捕鱼证的方式允许对方渔民在黄岩岛海域捕捞一定数量内的鱼。
一般意义而言,南海争议的产生,水面是鱼类,水下是石油天然气。中国与菲律宾有争议海域至今也没有找到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至于鱼类,中国的海上捕捞能力严重过剩。中国农业部不久前披露,中国管辖海域的渔业资源可捕捞量大约是800万吨到900万吨,而实际的年捕捞能力在1300万吨左右,“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我国近海鱼类产卵地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海洋渔业资源严重衰退,东海无鱼已经成了事实,其他海域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无鱼可捕的情况。”
继钓鱼岛后多艘中国公务船出现在黄岩岛海域,目的之一可能为的是中国渔民的生计。中国渔民一旦在黄岩岛撒网捕鱼,1300万吨的捕捞能力,那里很快就会变成新的“无鱼区”、“少鱼区”。那时如果菲律宾方面再提出捕鱼要求,背后的目的一定是领海主权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