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方案今年出台 缓解人口老化危机

撰文: 傅霾澈
出版:更新:
老年人继续发光发热,对本人和社会都有益。(资料图片)
延迟退休虽然不得人心,但实施势在必行。(截图)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13日表示,按照工作计划,今年将会拿出延迟退休方案,但还需要履行审批程序,然后适时向社会公布。尹蔚民去年3月曾表示,方案将于2017年出台,2022年实施,现在方案可以提前出台,显示实施时间也许也将提前。

虽然当局早已多次表示将延迟退休,但消息一出,还是立刻引起网民强烈反弹,因为工作的年数会增加,缴交的社保(类似本港的强积金,也是养老金的主要来源)也会增加,但领取养老金的年数却会减少。由于中国人口老化严重,养老的压力越来越沉重,因此即使民众万般不愿意,但当局依然不得不延迟退休年龄。

据尹蔚民介绍,方案有三方面原则:第一、小步慢走,逐步到位。每年推迟几个月,经过若干年后达到最终法定退休的年龄界限;二是区分对待,分步实施。针对不同退休年龄群体有区别地对待;三是事先预告,做好公示。政策制定出来以后,要向社会公示,广泛听取各界意见,并在此基础上再修改完善。同时,政策推出之后会有一个过渡期,让社会有心理承受和准备的过程。

根据国内规定,女工人正常退休年龄为50周岁,女干部正常退休为55周岁,男职工正常退休年龄为60周岁。这个规定是上世纪50年代初设立的,由于当时人均寿命仅为40多岁,因此实际上很多人还没有机会领取退休金便去世。但60多年来,中国人均寿命已经增至70多岁,一些大城市普遍达80岁。现在一个女工人50岁退休,也许可以领取长达30年的退休金,对社保而言是极为沉重的负担,国内不时传出部分地区的社保有爆煲压力的新闻。

根据之前政府的建议,至2045年,无论性别将一律65岁退休。事实上,养老金问题也在困扰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近年来,多个国家均延迟了退休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