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配额惹的祸 内地新措施推动“教育公平”掀争议

撰文: 慈美琳 郑子健
出版:更新:

苦读十二载,高考仅两日,几张考卷便匆匆决定了人生,这是内地不少学生的心声。2016高考在即,国家招生调整通知下达,多地出现前所未有的集体事件──有考生家长上街抗议,高呼“教育不公”;有江苏律师以个人名义起诉教育部,甚至有家长在京自焚。可是有声音却称,这只是“既得利益者”对被分食蛋糕的不满,真正的弱势还未发声。谁是高考制度中的弱势?教育有可能公平吗?

教育当局调整升学名额分配的决定,引起湖北、江苏两个“失名额省份”家长强烈不满,大批家长集会抗议。(东方IC)

要了解这场争拗,还得先从大学配额制度说起。不少国家为了保障弱势群体入读大学的机会,都会采取一些平权措施,例如美国一些州份和大学就引入配额制度,预留一定百分比的学位给黑人学生入读。在中国,由于各省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差异甚大,出于平衡地区发展的考虑,配额制也应运而生。

名校集中在京沪

内地的高考实行分省(市/区)按计划人数录取,即各省有固定数量学生可入读大学,但名额并非按各省人数比例分配,亦非简单根据各地分数高低。事实上,各地高考考卷不同,没有横向比较的基础。对学生来说,这场竞争主要是与区域内同龄人的角逐,并非全国性的大比并。

内地大学分中央、地方两种,中央学校资源通常更优越,被认为是质素保障。中央学校以教育部直属的75所为主(包括清华、北大、复旦等全国重点大学),基于历史因素,这75间校院明显倾向集中在一些大城市,例如北京(一年有7万余考生)拥有24间,上海(一年5万余考生)则有8间,至于近百万考生的河南却一所都没有。如果有一个完善的收生配额制,理论上大学在哪里并没有太大的所谓,但目前的问题在于,招生向本地倾斜的状况十分严重。

地方财政换招生

也许有人会问,大多数的重点学校都是国家扶持,按理不属于地方,为何要偏向本地学生?其实2008年,国家已要求各地的中央部属院校的本地生比例,要逐渐降至30%内,但由于地方财政对高校支持力度愈来愈大,许多地方会根据政府投入来决定本地生名额,且在一个地区办学,难免会用到当地各项资源,和当地政府、社会等联系密切,其结果常常就是需通过保障当地生入学作为回报。

也因为这种种原因,中央并不能完全左右局面。是次的招生“再平衡”,实际已是动了地方的奶酪。中央院校是极佳的教育资源,那么稀缺这类学校的“弱势”省区怎么办呢?除了期盼中央新建学校,也要通过其他方式补偿,力求将区域内的院校,升格为地方重点大学,招收本地生。

中国政府4月底发通知,要求升学压力较小的上海、江苏等12省市调出部分高校升学名额,让予河南、山西、西藏等10个省区,引发争议。(Getty Images)

公平招生靠放权

以江苏为例,中国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曾分析,虽然高等教育资源丰富,江苏的一本率(重点大学收生率)只有不足10%,远低于京沪的20%以上,这便不难理解考生和家长们的不满;湖北的情况也很相似,一本率刚过一成。他坦言,各地利益相关者对高考录取的差异很敏感,这是在调整高考录取指标、推进高考公平过程中必须直面的问题。

反观北京不仅占有全国最多优质教育资源,本地考生人数只有其他省市的几分之一,因此即使只划出本地大学10%名额给本地生,相较下已极大满足需求,这也是家长千方百计带子女移民北京的原因所在。

高考何以公平?这恐怕是决策者头痛多年的难题,民间对此也有不少思考和讨论。有人批评目前的分配安排,是以“扶弱”之名行“济强”之实。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要实现招生公平,应该加强学校自主,在高校和考生间形成平衡机制。“说到底,政府要真正简政放权”,即将调节的能力交给市场。内地法律人任星辉则建议在改善考试内容基础上,废除地域配额,恢复全国高考统一考试,大学在相应范围内以考生成绩为基础自主招生。

也有一些人主张继续沿用配额制,但必须作出改进,实现保障弱势的初衷。他们认为,由于教育资源不均衡,如果全国统一标准,一些考生在起跑线上就输了,例如来自西北地区的学生能进北大的可能性就很小。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秦前红和徐亦鹏就认为,一种以大区而非省市为划分基础的配额方式,或可成为适应现实需求的改革方向。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