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变天】蔡英文今就任 不提九二共识 不越两岸红线
今天是民进党蔡英文正式就任总统、揭开台湾新一页的日子,外界一大焦点,是蔡英文会否在就职演说中提到九二共识。最近北京已多番表示,不提九二共识可能影响两岸关系,但根据台湾媒体报道,蔡英文相信不会谈到一中原则或九二共识的字眼,只会承认“九二会谈”,强调维持现状。到底北京会否接受这种“不提九二共识、不越两岸红线”的取态,仍是未知数。虽然蔡英文不大可能会搞“法理台独”,但大陆显然也颇为关注,民进党会否趁势大搞“文化台独”。
不按大陆要求 不制造麻烦
虽然绿营台湾智库本周发表最新民调,声称五成一民众不同意“坚持九二共识两岸才能和平发展”,但大陆方面显然并不这样认为。事实上,在蔡英文的就职演说中,两岸关系无疑是最为敏感的内容,一字一句都需要非常精准谨慎。对民进党和绿营人士来说,“九二共识”(主要精神就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由国民党苏起命名,蔡英文照搬这个字眼,势难获得他们接受;然而,另一边厢,北京已多次重申,九二共识是两岸目前互动的政治基础,不再坚守此基础,将令过去八年改善两岸关系的努力毁于一旦,这不仅违反蔡英文的“维持现状说”,也将危及台湾发展与两岸和平,蔡英文必须谨慎应对。
根据台湾媒体的说法,蔡英文在演说中虽然不会出现“九二共识”的字眼,但可能会出现九二会谈精神一类字眼,并会在字里行间向大陆释出善意。简言之,蔡英文不会按大陆方面的要求去做,但也坚持不会成为麻烦制造者。
经济严峻 不容两岸关系添乱
蔡英文希望两岸关系稳定,当然并非因为蔡英文对大陆有特殊好感,而是岛内经济民生问题严峻非常,不容蔡英文在两岸关系上“出乱子”。台大政治系副教授陈世民向《香港01》指出,“蔡英文也没有必要一下子马上表现出‘我会离中国而去’,像2008年以前(陈水扁)那种‘跟美国在一起’的态度,只会让大陆有所反弹,这样不符合她的政策大方向”。
蔡英文在2016年1月16日当选之夜曾表示,“此时此刻的台湾,有很多老人家,正在等待一个更健全的长照(安老)系统。此时此刻的台湾,台湾的年轻人,正在等待一个更公平的住宅环境。我们不能忘记,还有很多中小企业,正在等待升级转型的契机。我们也不能忘记,还有一个快要破产的年金制度,正在等待我们去挽救。”事实上,蔡英文今天接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台湾。台湾人近年爱讲“台湾困境”,也就是一系列的结构性问题,诸如经济不振、出口连年下降、产业空洞、薪酬倒退、社会不公等。
大陆方面目前关注的,可不只是“法理台独”的问题,还有所谓“文化台独”的问题,简言之就是蔡英文和民进党上台后,会否加剧采取“去中国化”的措施。
“法理台独”没空间
总统府前国策顾问翁松燃向《香港01》记者表示,“所谓台湾困境,主要体现在经济上。经济困境固然与全球资本主义经济相关,也跟台湾的发展轨迹有关,但更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两岸关系”。
在绿营眼中,台湾经济面临的一个问题,是过度依赖对陆贸易——这既是经济问题,亦是两岸问题。蔡英文提出“新南向政策”,着眼加强与东南亚以至印度等国家加强经贸合作,一大目标就是减少对大陆经济的依赖。
两岸情势动荡不安,蔡英文自然不能专心解决内部问题,内部问题处理不好,蔡英文也有可能失去压抑深绿人士之本钱,反过来又会影响两岸关系,形成恶性循环。蔡英文在当选演说中,曾表示“维持现状是我对台湾人民以及对国际社会的承诺,我一定说到做到。我也向大家保证,未来我处理两岸关系,会积极沟通,不挑衅,也不会有意外”。既然作出如此承诺,蔡英文上台后贸然逾越两岸红线、推动“法理台独”(意即改变台湾法律地位,由法理上不是国家的状态变成国家),可能性确是微乎其微。
然而,大陆方面目前关注的,可不只是“法理台独”的问题,还有所谓“文化台独”的问题,简言之就是蔡英文和民进党上台后,会否加剧采取“去中国化”的措施。
大陆关注“文化台独”
根据台湾近月最新民调,认为自己是台湾人的比例从20年前的44%攀升到现在73%的高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认为自己同时是台湾人与中国人的,各仅占一成。近期民进党的一些动作,包括要求废除马英九政府提倡的“微调课纲”、甚至否定孙中山的角色等,似乎已触动了大陆方面的神经。
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日前便表示,两岸关系正处重要关节点、球在台湾新的当政者手上,同时猛烈批评台独势力在文化教育领域推动去中国化的分裂活动,用“台独史观毒害台湾青年一代”,割断两岸民众的血脉连结,“自以为播下的是所谓龙种,但收获的只能是跳蚤”。
文化部长倾“独” 政策惹关注
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亚中亦提到,在蔡英文新内阁中,意识形态上最“独”的就是文化部长郑丽君,近年来民进党内对历史课纲问题着墨最深的立委,首推郑丽君。虽然早前民进党立委提案修法废除国父遗像,被蔡英文挡了下来,但新政府的文化教育政策,随时有可能成为两岸矛盾的另一个引发点,蔡英文能否稳妥处理,将相当关键。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