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古讽今? 内地学者刊文称明朝宦官刘瑾曾下令驱逐流动人口
撰文: 崔德兴
出版:更新:
去年年底,北京当局下令驱逐“低端人口”,引起各界非议。近日有内地学者在媒体撰文,称明朝著名宦官刘瑾曾下令驱逐外来流动人口,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文章刊出后,被外界认为有“借古讽今”的意思。
专研明清历史的上海交通大学中文系博士后研究员徐美洁,日前在澎湃新闻发表专栏文章《游食在明代京城》。文章称,明清时期北京的外来流动人口多为破产农民、手工艺人、服务业者,或依托僧、道谋食的人。这些人被称为“游食者”、“游食人”,多半游走于社会边缘、被人看不起,且面临著时时被驱赶的命运。
文章写道,北京在明清时期已是中国首都,生活机能便捷,且受政策控制,物价稳定。古代遇到运河淤积、地方灾荒,粮价必受影响,而京城平抑的粮价,显然仰赖政府补贴。这种情况在粮食丰足时,不会有问题;但遇上粮食歉收,资源不够时,外来人口便会成为驱逐的对象。
驱逐“游食”往往出于治安考虑
文章引述清代《四库全书》史部《弇山堂别集》记载,明朝著名太监刘瑾在正德3年曾发动一次驱逐“游食”运动,“市井游食无业之人,如酒保、磨工、鬻水者,皆逐之四出。千余人集于城外东郊,持白挺劫人,声言自分必死,欲甘心刺瑾。瑾惧,乃复之。”不过,刘瑾的京城整治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
不过,文章也提及《皇明通纪》写道,早在明太祖时期,已定律例申明天下,“四民各守其业,不许游食”,并规定对游食者要重罚,使之归农。文章又指,京城那么多游食者,除了从事正当职业之外,也难免有鸡鸣狗盗、偷奸耍滑者,带来社会隐患,造成管理困难。所以驱逐“游食”的运动,往往出于治安考虑,经济问题只是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