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辑】255年历史上海书隐楼大隐隐于市 女承父业默默守护古宅

撰文: 朱加樟
出版:更新:

尽管经济和城市化发展迅猛,上海仍保有其古老的灵魂,玻璃和金属幕墙的摩天大楼旁,仍隐藏著古色古香的建筑。在上海的天灯弄,有255年历史的书隐楼虽仅剩残砖剩瓦。但推开老宅的大门,看著夕阳里的庭院、砖雕和金砖,仿若穿越了时光,一阵线装书香扑鼻而来。

【上海书隐楼】进入L型的弄堂,右转,不远处的水泥墙边便是书隐楼的大门。(视觉中国)
【上海书隐楼】书隐楼也被叫做“九十九间楼”,原有房间七十多间,共五进,占地达两千余平方米。(视觉中国)
【上海书隐楼】书隐楼建筑群的前三进,呈花园式布置。书隐楼本是明代上海著名的私家花园,后来园林大部分被改建为住宅。(视觉中国)
【上海书隐楼】门楼砖雕:古训是式。即古代流传下来的可作准则的话就是标准。(视觉中国)
【上海书隐楼】书隐楼建筑的特色为多砖雕、木雕装饰,主题多为山水人物和传统故事。(视觉中国)
【上海书隐楼】砖雕屏风“三星祝寿”。(视觉中国)
【上海书隐楼】砖雕屏风“三星祝寿”的人物雕刻十分精细,栩栩如生。(视觉中国)
【上海书隐楼】刻字的金砖,以文字见证著建筑物的古老历史。(视觉中国)
【上海书隐楼】大厅的地基是大型条石基,十分稳固。正南中间为石库门,两扇大门前后都贴有磨平的方砖,木门藏于中间,是鲜有的中国式防火门。(视觉中国)
【上海书隐楼】可惜的是,这些代表著中国建筑艺术特色的旷世奇珍几乎隐没荒草之中,多处楼梯已朽不可攀,许多雕花木构件也塌落、朽毁、霉烂。(视觉中国)
【上海书隐楼】如今书隐楼唯一的居住者和看护人是郭阿姨。郭阿姨全名叫郭誉文,尽管她仅享有书隐楼产权的二十四分之一,她坚持要守护这座古宅。(视觉中国)
【上海书隐楼】郭阿姨父母旧照。书隐楼是她父亲郭俊纶一生最主要的事业,文革后,他据理力争,从街道厂手里要回了主权,赶走了隔壁的食品厂。(视觉中国)
【上海书隐楼】在八十年代,郭俊纶又四出奔走,使这组建筑列入了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视觉中国)
【上海书隐楼】郭阿姨默默地守护著祖上传下来的这份产业。在这里,洗漱、清扫、吃喝都是问题。为了不生明火,她在家里不做饭,只叫外卖。(视觉中国)
【上海书隐楼】如今书隐楼只得郭阿姨一人守护著,人类离弃了这所建筑,猫却把它当成家。(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