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长陈如桂:加强深港多领域紧密合作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撰文: 崔德兴
出版:更新:

昨日上午,深圳市召开深圳六届人大六次会议记者会,市长陈如桂在会上表示,将加强基础设施推动深港互联互通,促进深港更紧密合作;同时继续“智慧城市”建设,年内在深圳推动高速宽频网络、全面感知体系智慧城市运行管理等十大工程。

深圳市长陈如桂。(网上图片)

深圳市长陈如桂表示,将主动与香港在金融人才、金融规则、监管机制等方面加强对接,突出深港两地合作与金融开放,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推进通关监管改革,深化完善“一单两报、绿色关锁”,实现两地海关等通关一体化,营造更加开放的贸易投资环境。

陈如桂又指,深圳的发展一直发挥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深圳要进一步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特别是要加强和香港的紧密合作。他认为,香港在航运、金融、教育、医疗、人才、管理等方面,都有很多优势。

他强调,深圳将在“一国两制”方针和粤港合作框架下,充分利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落马洲河套地区这两个重大平台,努力推动深港合作向更深层次、更高质量发展,并提到深港在多个领域更紧密合作的举措:

一. 加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加快推进东部过境通道、莲塘/香园围口岸等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建成营运广深港高铁西九龙口岸。二. 加强物流航运的对接,进一步加强两地之间海港、空港、航运领域的合作。三. 科技资源的共享,共同推动河套地区开发,合力打造“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四. 注重产业结构的互补,按照“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的定位,大力发展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支柱产业。五. 突出金融平台的互动,联合打造科技金融创新产业高地和世界科技金融之都。六. 做好宜居宜业宜游便利化,争取国家便利港澳居民在内地发展相关举措在深圳先行先试。

陈如桂称,通过这些领域的深入合作,有力推动香港更好更全面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促进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我们也可以借助香港在金融、教育、航运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提升深圳的国际化水平,深港一家亲。”

年内推进智慧城市运行管理等十大工程

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陈如桂指出,如果能把智慧城市建设好,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而且可以破解很多难题。

他表示,将会突出目标导向,加快出台深圳市智慧城市建设总规划和行动方案,强化顶层设计,加快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大数据运营平台、个人终端等在内的基础建设。今年要推进高速宽频网络、全面感知体系、城市大数据、智慧城市运行管理等十大工程。又指建设智慧城市的最高目标是实现“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慧智能”,深圳将大概用三年时间基本实现“一图全面感知、一号走遍深圳、一键可知全局、一体运行联动、一站创新创业、一屏智享生活”。

他希望,在智慧城市服务支持下,构建从机场、港口、邮轮到高铁、地铁、公交车、共享单车,到无人驾驶,到智能停车的一体化综合交通服务系统;在政务服务方面,将对在深圳生活、办事的所有个人、企业,争取做到信息一次录入、信息共享、全市通办;智慧社区建设方面,进一步优化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险、社区医疗、就业服务、物业管理、垃圾分类、居家养老等方面的智能服务。

此外,陈如桂重申会和广州、东莞等联手打造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从资源、机制、产业、人才等方面发挥各自优势,将有利于整合多方资源,集聚创新要素,合理布局创新产业,推动形成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