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莹颖案】检方求判被告死刑 父母盼赴美:万一女儿还活著

撰文: 刘莎莎
出版:更新:

去年6月初,26岁的赴美中国女交流生章莹颖在伊利诺伊州失踪,警方其后以涉嫌绑架章莹颖为由拘捕28岁的基斯腾森。案件近日有新进展,美国司法部长塞申斯(Jeff Sessions)周四(19日)签署文件,要求判处被告死刑。对此,章莹颖的家人感到欣慰,并等待收到美国确切的开庭消息后再赴美国。矛盾的是,章父又很害怕接到来自美国警方的电话。章父说,若没有接到美国的电话,“反而让自己还保留著一丝希望”。

章莹颖与父母的关系密切。(资料图片)
+4

章莹颖的父母忆述称,女儿从小成绩很好,家人从不担心她的学习。读研之后,章莹颖还利用课余时间打工挣钱,为家里添置空调等电器。去年4月,章莹颖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交流访问,没想到一去便再没有回来。

希望逐渐破灭 家人赴美寻女5个月无果

去年6月初,章莹颖的家人发现她很久联系不上,当时他们只是以为女儿刚到美国女儿走丢迷路,后来才知道是被绑架。随后,章的家属赶赴美国寻人,没想到一去便是5个月。起初,家人还乐观以为,即便是绑架,疑犯也不会伤及性命,“我们能活著把她带回来”。但随著调查深入,希望一个个破灭,随之而来的是噩耗。

虽然FBI认定章莹颖已经被杀害,但章莹颖的父母还苦等著女儿。就在去年11月回国前,章父与章母还一起去了女儿在美国的住所,但什么也没拿走。章母说,东西要是带走,怕女儿回来了,生活起来会不方便。

图为章莹颖案疑犯基斯腾森(Brendt Christensen)。(视觉中国)

面对嫌犯:想不通他会如此残忍

去年10月11日,疑犯第四次提审时,章母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看到疑犯。当日,基斯腾森自始至终没有看过受害者家属一眼,坐在旁听席的章母不停地说“还我女儿”,最终在开庭前被志愿者扶出了法庭。而章父在庭审中见过几次疑犯,觉得他就站在那里,“感觉好像没有这么回事一样。”

据知,基斯腾森也就读于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是物理系博士生。当地媒体《芝加哥论坛报》曾报道说,基斯腾森出生并长大在一个中产社区家庭,有一个哥哥、一个妹妹。他的邻居称,少年时的基斯腾森是个聪明、友好的男孩。但章的父母怎么也想不明白,这样一个高学历的年轻人怎么会如此残忍?

美国媒体曾透露,疑犯去年4月时就上网浏览、策划“一场完美的绑架”。根据美国检方提供的证据,基斯腾森早就开始监视章莹颖,称其是“理想的受害者”。

章莹颖家人发起的众筹,至2017年8月30日已筹得逾15万美元(约合港币117万)。(网站截图)

寻女募捐过程坎坷 甚至遭到质疑

章的家人在美国的5个月时间内,收到很多热心人的帮助。温暖之外,质疑声也曾一并袭来。去年8月3日,美国众筹网站上为寻找章莹颖发起的募捐的目标金额从15万元美元提高到50万美元之后,质疑之声不断涌来。有人怀疑家人借此“诈捐”、“移民”,还有人怀疑,捐款最初的目的从“找到章莹颖”变成了“帮助她的家庭”。

去年8月29日,章莹颖家人发布公开信回应质疑,解释筹款用途,并否认移民传言。8月底,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发言人凯勒(Robin Kaler)也对外澄清,详细说明众筹行动是学校帮助章家设立的,“是真实的”。

家属等候赴美:万一女儿还活著

当地时间1月19日,美国联邦检察官办公室公布美国司法部长的决定,认为基斯腾森涉嫌在去年6月绑架、虐待并杀害章莹颖,批准可以对疑犯判决死刑,审判时间暂定于2月27日。不过,据律师透露,具体审判开启时间可能还要再往后拖。

现在,章莹颖的家属等著美国方面开庭的确切消息,等待著再赴美国。矛盾的是,章父又很害怕接到来自美国的电话。他说,若没有接到美国的电话,“反而让自己还保留著一丝希望”。

(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