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破获名家书画赝品犯罪网络 涉案金额逾千万人民币

撰文: 香港01记者
出版:更新:

近日,在公安部部署指挥下,贵州遵义市公安摧毁一个由多人组成、制贩名家字画赝品的犯罪网络。这些人通过临摹作品、伪造真品收藏证书、通过字画商出售送拍等方式,在书画市场大肆牟利,获利数以千万计。

警方扣押的一部分字画。(网上图片)

警方破获的赝品犯罪网络,主要有三名“重要人物”,分别是50多岁的汪某,他在京沪多家拍卖公司担任艺术品鉴定顾问,自称师从启功、徐邦达等书画大家;30多岁郑某蔚,自称从8岁开始学习书法,曾拿著自己的字去找过启功,并得到对方指导;40多岁的张云,为北京某字画店负责人,擅长仿造范曾的画作。

制贩数百幅书画赝品

汪某与郑某蔚同为字画圈的鉴定人员,两人关系密切,前者名气非常大,甚至被称为“假画制作工厂”。据警方调查,汪某擅长仿造齐白石、徐悲鸿等名家的书画,其仿制过程都在自己家中进行。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汪某大量伪造销售名家字画。仅2004年以来,汪某就伪造名人字画300余幅,其中,通过中间人送往国内各大拍卖公司拍卖其所伪造的齐白石、徐悲鸿等11位名家作品就达87幅,成交额逾6千万元(人民币,下同)。

郑某蔚则擅长临摹启功、范曾、郭沫若等名家书法作品。2000年以来,郑某蔚将其伪造的名家书法销售他人。其中,一位姓李的山东商人自2014年11月以来,向他购买伪造的范曾书法200余幅,金额约1158万元。此外,他还拍卖其伪造的36幅名家书法,获利300余万元。

张云擅长伪造范曾字画作品。根据警方查证,张云自1998年以来,先后向多人销售伪造的范曾字画作品87幅,获利700多万元。此外,专案组在其店铺、住所扣押尚未出售的假冒范曾字画220余幅、假冒范曾半成品字画1000余幅。

公安在张云住所搜出伪造的范曾印章70枚。 (网上图片)

伪造印章 为赝品“取得”鉴定证书

据警方调查,以伪造的印章为赝品盖章,是将赝品“变成”真迹的第一步。警方在汪某位于北京的住所,就搜出伪造的徐悲鸿、齐白石等22位名家的印章69枚,在张云的住所搜出伪造的范曾印章70枚。

更加关键的一步是为赝品“取得”鉴定证书。北京某公司负责人徐某,在2008年至2013年期间是范曾指定的“范曾字画”唯一鉴定人。2015年,徐某的好友、曾从郑某蔚处购买伪造范曾字画的山东李姓商人找到他,让他帮忙开几张证书。徐某在明知朋友提供的鉴定作品是赝品的情况下,仍为对方开出多张鉴定证书。

另一方面,名家李可染的亲属开了个画廊,专门鉴定李可染的画。汪某自白时表示,他仿制李可染某作品的水平非常高,而且他注意到对方鉴定时会比较注重几个细节,只要将这几个细节画好,就可以骗过李可染亲属的眼睛,取得鉴定证书。

在张云住所扣押的尚未出售的假冒范曾画作225幅。(网上图片)

找“中间人”到拍卖公司拍卖

将赝品“变成”真迹后,就需要寻找销售渠道。警方查证发现,汪某多年来通过字画商董某辉、某拍卖公司董事长曹某东等15名“中间人”,在多地23家拍卖公司拍卖仿作,成交额达6000余万元。据汪某供述,其非法获利2192万元,其他收益分给“中间人”。

另外,为了取信拍卖公司,他们会把真迹和假画掺在一起,“去送拍的作品要和真迹掺在一起才好送,光是假的不好送。”董某辉说。

与造假者“结盟”的字画商人,不仅通过各种方式送拍,还帮助造假者以假乱真。北京商人姜某,就是郑某蔚和张云的“中间人”。张云仿制范曾的画作很好,但他模仿范曾的字并不好,郑某蔚的字则写得很好,于是姜某就协助两人“互卖”作品,又或是一方写字、一方作昼,伪造出一幅近乎完美的赝品。

目前,汪某因涉嫌侵犯著作权罪,被公安机关指定居所监视居住;郑某蔚告张云因涉嫌侵犯著作权罪被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