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执掌中纪委 赵乐际面临的三大挑战

撰文: 香港01记者
出版:更新:

早前,中共十九大闭幕,赵乐际正式接替王岐山执掌中纪委,成中共“党鞭”。十九大结束短短二十多日,新一届中纪委已处理3名中央一级官员和27名省管官员,其中14名为首度通报被调查,内地反腐肃贪力度不减。
《多维新闻》刊文引分析人士认为,中纪委在前任王岐山的治下取得重大成就,从“权力反腐”到“制度反腐”、从反“经济腐败”到反“政治腐败”、从“打虎拍蝇”到“猎狐”等,如何将这些政策措施延续下去,并加以完善发展,将是赵乐际面临的重大挑战。

中纪委书记赵乐际。(资料图片)

挑战一:落实“制度反腐” 力求让官员“不想腐”

纵观五年来王岐山的反腐轨迹,其强调最多的就是“要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近日,中共官媒刊文发文致敬王岐山时标题采用“他露最少的面、开最少的会、发最少的文,却留下了‘不敢腐’的雷霆震慑”来概括“权力反腐”取得的成果。明年中国两会上将正式组建“国家监察委”,意味着“制度反腐”将全面开展。

然而,“制度反腐”的下一步,即如何落实、延续、不断修正制度,最终实现让官员“不想腐”,则成为赵乐际面临的第一大挑战。

挑战二:由根杜绝“野心家”

过去五年,内地大部分官员都是以贪腐罪名落马。直到今年9月25日,北京举行“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孙政才和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同框出镜,被称为“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双重腐败分子”,其后又有“阴谋篡党夺权”和“野心家”的说法,这也是自1976年中共“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后,40多年来首次出现的措词,也让“政治腐败”重回民众视野。

分析人士认为,反“政治腐败”比反“经济腐败”的难度高许多。首先,“政治腐败”往往涉极端斗争,因故腐败者必然会刻意隐蔽,不会轻易泄露迹象;再者,“政治腐败”因犯罪率低,应对经验相应更少。另外,“政治腐败”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甚至导致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且“政治腐败”的“遗毒”更广,如何将“野心家”由根杜绝,则是赵乐际面临的第二大挑战。

由上至下,左至右: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孙政才、令计划等落马高官。(网络图片)

挑战三:加速海外“猎狐”

过去5年反腐功绩显著,235名省部级(含副省部级)以上高官落马,内地31个省市有近万名厅、处级官员被查,基层被查办官员更达134.3万人,“打虎”、“拍蝇”成效显著。然而,海外“猎狐”方面则进展缓慢,从2015年4月中共公布“百名红通”名单以来,截至2017年11月,只有49人缉拿归案,刚刚接近半数。

究其原因,“猎狐”需协调多国家、多部门,而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官员主要逃窜的国家,都未与中国政府签署引渡协议,从而阻碍加大。分析人士认为,这也是赵乐际治下的中纪委面临的又一挑战。

某种程度上,王岐山的强力反腐是习近平“强人政治”的延伸。十九大上,赵乐际成为新晋常委,作为新“党鞭”,能否像前任王岐山一样,强势地确保执政党党内纪律性和“政治规矩”的严肃性,并且克服以上挑战,无疑是十九大会期后值得关注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