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希:干部培养选拔首看政治标准 杜绝周永康、薄熙来等野心家
中央组织部部长陈希月前在《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中撰文〈培养选拔干部必须突出政治标准〉(下称〈标准〉)。事隔约一个月,〈标准〉一文亦于今日的《人民日报》内页刊出。经过运动式反贪、大量高官落马后,中共中央对选拔干部的重视可谓倍加谨慎。文中所言的“干部政治上出问题,对党的伤害不亚于腐败问题”正反映出中共中央的顾虑。
〈标准〉指出,历任领导人都提及政治标准为选拔干部的一大标准。文中坦言,“一个时期以来,党内忽视政治、淡化政治、削弱政治的现象比较突出”,“更有少数人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大搞拉帮结派、结党营私、任人唯亲、封官许愿等活动,有的已经到了肆无忌惮、胆大妄为的地步”。
陈希在文中明言,“近年来,党中央严肃查处了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孙政才、令计划等政治野心家、阴谋家,他们暴露出来的问题深刻警示我们,干部政治上出问题,对党的伤害不亚于腐败问题”。此番话重申了一个讯号:“政治标准是党最高的问题”,同时指出“(突出政治标准是)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迫切需要”。
〈标准〉列出五个政治标准,即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及政治自律。在政治忠诚方面,陈希强调“对那些同党中央唱对台戏的人,那些对党中央大政方针态度暧昧甚至心怀不满的人,那些背离党中央决策部署阳奉阴违、另搞一套的人,那些心术不正、有政治野心的人,那些‘身在曹营心在汉’、同党离心离德的人,绝对不能用,已在领导岗位的要坚决调整,情节严重的要严肃处理。”
在政治定力方面,主要视乎干部是否能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政治担当则是指,干部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顶得上去的干部,敢作敢为,不可作“骑墙派”、“官油子”。
政治自律就要看干部是否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一旦干部我行我素、无所顾忌,不但不能获提拔还要严肃处理,使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政治能力则是是看干部能否把握方向、大势、全局的能力,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