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中纪委:国监委将覆盖所有公职人员 两面人难再钻空子
中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国家预防腐败局局长杨晓渡与中组部副部长齐玉今日上午10时出席十九大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杨晓渡席间回应记者时谈到,成立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其中一个,以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即《多维新闻》所指的第五个现代化)。
杨晓渡同时表示,目前自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也逐步完善,像孙政才、苏荣、王珉、周本顺等等的双面人不会再有机可乘,而中纪委下一步将下工夫纠正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杨晓渡称,十九大以后,中纪委打击腐败高官的重点仍然是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而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三种情况同时具备并且政治腐败和经济腐败相交织的,是重中之重。 他们严重威胁党的执政基础,必须清除。
齐玉指出,习近平执政以来,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明显提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着力解决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龄取人等突出问题,同时亦建立了健全的“中国特色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突出查核结果运用和责任追究,目前已累计查核125万人次、处理12.5万人;而且集中对对超职数配备干部、“裸官”、干部档案造假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规范党政领导干部亲属经商办企业行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八项规定刹停不正之风
杨晓渡则表示,十八大以来,中央已全面将从严治党作为非常重要的工作,纳入了战略布局,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令党建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八项规定正是从人民反映最强烈的不正之风入手,“刹住了许多人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可以说八项规定改变中国”。中巡组作为党内监督,充分发挥了巡视工作标本兼治的战略作用。
中纪委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坚决铲除政治腐败和经济腐败相互交织的利益集团,严肃查处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孙政才、令计划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
另外,中纪委于十八大中,已全面加强纪律建设,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同时也正在深化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推进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并已于北京、山西、浙江完成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下一步将会在全国推行。
5年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同处置问题线索达到267.4万件,立案154.5万件,处分153.7万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有5.8万人。立案审查省军级以上党员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440人,其中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有43人,中央纪委委员有9人。
国家监察委员实现对公权力的监察全覆盖
杨晓渡回应日本朝日新闻记者有关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提问时指出,成立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一部分,目的是加强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他重申,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时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五个现代化)”的布局之一。
国家监察委员会在党委领导下,将与纪委合署办公,充分体现了党领导的党内监督和国家监督、党的纪律检查和国家监察、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反腐败的力量会更集中,反腐败覆盖面会更广。
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 两面人难再钻空子
杨晓渡同时提到,中共的确出现过一段“宽松软”时期,让孙政才、苏荣、王珉、周本顺等腐败分子、两面人有机可乘。杨晓渡认为监察的漏网是存的,但指出中纪委在审核把关上,会做好“凡提四必”的后两项(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必听、线索具体的信访举报必查,前两项由中组部负责),不让投机的、腐败的,用“两面人”的方式混过去,“空子”肯定不会像以往般大。
杨晓渡表示,中纪委在十八大期间,在整治奢靡浪费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要进一步下工夫纠正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席间有记者指出,有些地方出现了为官不为,甚至有些地方出现了官员“辞职下海潮”,齐玉则认为,一定数量的公务员辞职也是人才流动的规律,在各国都是一样,“我觉得属于正常现象”。他承认这个现象存在,但指出“这在整个干部队伍中属于极少数,是有些地方的个别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