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30年环保言论成焦点 “十三五”绿色先行

撰文: 傅霾澈
出版:更新:
绿化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新华社)

长期关注习近平、被指有官方背景的微信公众号“理上往来”,今天发布文章梳理习近平为官三十多年以来关于环保工作的讲话,强调习近平“不要‘要钱不要命’的发展理念”,成为各大网站头条。

作为未来五年中国经济民生发展指引的“十三五规划”,将“绿色”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可见当局对环保工作的重视,但在过去几十年粗放式发展下,部分地方政府对环保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要扭转这种习惯并不容易。分析认为,今天的文章不无加强官员“绿色”理念的考量。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两会期间,习近平谈了对环境保护的观点,但据报道,他30多年来对环保一贯重视。

习近平在福建任职时曾通过植树推广环保。(人民日报)

1985年,习近平在担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期间,主持制订了《正定县经济、技术、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规划》强调:“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严格防止污染搬家、污染下乡。”

1988年至1990年,习近平主政福建宁德。他强调,资源开发不是单纯讲经济效益,而是要达到社会、经济、生态三者效益的协调。“什么时候闽东的山都绿了,什么时候闽东就富裕了”。

2001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亲自担任福建省生态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提出建设“生态省”的战略构想,仅仅十多年,长汀县就把“火焰山”变为绿满山、果飘香的“花果山”。

2005年,主政浙江的习近平批评一些干部的错误认识:把“发展是硬道理”片面地理解为“经济增长是硬道理”,把经济发展简单化为GDP决定一切。“那种要钱不要命的发展,那种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发展,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