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孙政才涉六宗罪被双开:官方措辞严厉、泄密懒政罪名罕见
昨日(29日),中共中央宣布开除前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的党籍和公职(双开),并将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孙政才一度被视为中共第六代领导层的大热接班人选,如今却沦为落马受查的“大老虎”。值得注意的是,孙政才的“罪名”较为少见,而官方首次通报的措辞也罕见严厉。
根据官方最初的通报,孙政才有“六宗罪”,分别是:
一. 毫无理想信念,背弃党的宗旨,丧失政治立场,严重践踏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二. 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群众纪律,讲排场、搞特权三. 严重违反组织纪律,选人用人唯亲唯利,泄露组织秘密四. 严重违反廉洁纪律,利用职权和影响为他人谋取利益,本人或伙同特定关系人收受巨额财物,为亲属经营活动谋取巨额利益,收受贵重礼品五. 严重违反工作纪律,官僚主义严重,庸懒无为六. 严重违反生活纪律,腐化堕落,搞权色交易
在这六项罪名中,“违反八项规定”、“以权谋私”、“权色交易”三项并不出人意料,因为多数遭到“双开”的官员,罪名都有这三宗。较出乎外界预料的是另外三条,即政治上“毫无理想信念”,组织纪律上“泄露组织秘密”,工作上“庸懒无为”。
用“毫无理想信念,背弃党的宗旨,丧失政治立场,严重践踏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形容一名原政治局委员,是中共比较少见的情况,尤其是使用“毫无”这种绝对性的用词。表明孙政才的问题主要出现在政治之上。 相比周永康、薄熙来等人的“严重违反党的纪律”,孙政才的“严重践踏党纪”明显更严重。
新华社改通报:“严重践踏”变“严重违反”
不过,新华社当日稍后时间又发出新的公告,将指控最初的孙政才“毫无理想信念”改为“动摇理想信念”;“严重践踏”党纪和政治纪律改为“严重违反”党纪和政治纪律,措辞稍缓,同周永康、薄熙来的指控同级,但整体上依然非常严厉。
而“严重违反政治纪律”一句显示,孙政才的主要问题可能还是涉及政治。同时,也表明在这5年来,中共在对官员的通报上,相比此前更加重视“政治规矩”。
“泄密”对象内容未明
第二个较少见的罪名,是孙政才在组织纪律上“泄露组织秘密”。 上一次因为“泄密”而引发外界关注的高级官员是令计划。当时官方的通报中称,“(令计划)违纪违法获取党和国家大量核心机密”。
尽管“泄露组织秘密”与“获取核心机密”性质不同,但是让人好奇的是,孙政才究竟是对谁,泄露什么“组织秘密”。有猜测认为,这或许是涉及官方人事调整、官员处理等信息,在没有官方正式通报之前,身为政治局委员的孙政才即向某些特定的人员透露。
赶在“十九大”前处理 减低负面影响
另一个罕见罪名是指孙政才在工作上“庸懒无为”,这在以往中国官方处理党内高级官员时是极为罕见的。
2015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针对官场普遍存在的“官员无为”情况表达过多次不满,称“身在岗位不作为、拿著俸禄不干事,庸政懒政怠政,也是一种腐败” ,当时在中国社会上引发过激烈的讨论。然而,孙政才作为掌握中国最高权力的政治局委员会的成员,为何会出现“懒政无为”的情况?十分值得令人探究。
以上信息显示,孙政才的“错误”和“罪状”比外界想像得更大、更严重,与被判处无期徒刑的周永康和令计划相比,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孙政才可能因此被判重刑。另外,中共中央赶在“十九大”前完成对孙政才的处理程序,将其移交司法机关继续查处,或是避免外界对孙政才案件的猜测给“十九大”带来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