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李显龙为“一中”表态 北京开启国际反台独新防线

撰文: 崔德兴
出版:更新: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周二(19日)起展开一连三日的访华之旅,先后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全国人大委员长张德江、中共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国家主席习近平等人会晤。李显龙此行一连与四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面,被陆媒以“高规格”形容。近年来,中新关系陷入低谷,李显龙此行被视为“破冰之旅”,备受外界关注。他在与习近平会晤时,公开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反对台独。种种迹象表明,北京方面或正在东南亚构筑反“台独”的国际新防线。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左)会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右)。(新华社)

9月20日,李显龙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习近平会面。他在会面中公开表明,新加坡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反对台湾独立。

李显龙的表态备受外界关注。实际上,新加坡近年来的外交立场估计已被北京认定是“亲美远中”, 屡屡在国际场合上与后者作对。比如2016年,在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上,新加坡曾表示各方应接受国际法庭仲裁结果;2017年,当中国于5月高调在京召开“一带一路”高峰会,李显龙却未有出席领袖峰会,而是指派财政部第二部长参加,其“泼冷水”的态度自是不言而谕。此外,新加坡亦长年与台湾保持军事合作,定期派部队赴台训练。

新加坡纠正“亲美远中”路线

新加坡一直以其灵活巧妙、“左右逢源”平衡各方利益的外交政策见称,但其看似“亲美远中”的路线,却显然有违外交传统,使之陷入困境;习近平在会见李显龙时,称“加强两国政治互信”,言下之意或是中新双边目前缺少政治互信。但就算中新关系有裂缝,经过李显龙此行,至少已达到为双边关系“止血”、“解冻”的作用。

新加坡如今对中国释出明显的外交善意,无疑是有意从之前过度的“先美后中”次序向中国一方调整。不过,相信新加坡亦不致重蹈覆辙,反转成另一股极端的“亲中远美”,而是务实于“中新关系发展”,兼顾中新双边利益。

从中国方面来看,相信也不是要新加坡“亲中反美”,其目的恐怕是惜新加坡开辟国际反台独“新防线”。

李显龙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路透社)

“反台独”表态打击“新南向政策”

新加坡所追求的核心利益是稳固其在东盟(ASEAN)领头羊与全球金融中心、世界城市的地位。从这一方面看,维持与中国大陆的关系可谓至关重要。在两岸关系不稳定,台湾以其“新南向政策”企图在东南亚寻求“盟友”的时间点上,李显龙在习近平的面前表态反台独,一方面自是要表明新加坡不会触碰中方“一中政策”的底线,另一方面也是向台湾表态,让对方明白自己的立场。

李显龙是不是主动提出反对台独,这点外界未必清楚。但从事实来看,这是继越南在5月“一带一路论坛”之后,第2个东南亚国家明确提出反对台独。新加坡和越南是台湾重要的经贸伙伴,依台湾经济部数据统计,2016年台新双边进出口贸易总额达236.7亿美元,占台湾对外贸易总体比重4.6%;而台越双边进出口贸易总额亦达122.9亿美元,占台湾对外贸易总体比重2.4%,分居东盟成员国对台贸易量的第1位和第3位(第2位为马来西亚)。

东南亚国家中,一直和台湾具有非常暧昧的“半官方”和军事关系的新加坡立场尤其重要。因此,新加坡此刻表示反对台独,这对民进党政府亟欲推动、冀盼成效的“新南向政策”来说,都会构成打击。

蔡英文上任以来,两岸关系遇冷。(资料图片)

北京反独防线或会“超展开”

由此可以发现,“反台独”已经从北京的两岸政策向国际领域延伸,构成“一中原则”之外的另一道“防线”。除了“一中原则”,北京最近在国际社会就“反台独”作宣传。于越南、新加坡的操作,或是中方的一种试验,将“反台独”逐一推广到国际社会上应用的新策略,搭配既有的“一中原则”,合一构筑未来在国际上对台施压的两道“防线”。

伴随中国大陆综合国力和政经影响力攀升,这些“防线”未来或会在在全球场域“超展开”。这对于台独,甚或更泛一点的“不承认一中”的台湾的国际空间来说,恐怕都会渐渐窒息。

香港海关去年11月收到通知,在葵涌八号货柜码头扣留9辆由台湾运往新加坡的装甲车,指其涉嫌“走私军火”。(资料图片)

传“星光部队”不再赴台

当然,即使李显龙宣称反对台独,但就此断言新加坡会完全“放弃”台湾,仍是言之尚早。新加坡和台湾未来会否保持军事合作,可谓个中关键,亦相当耐人寻味。

据新加坡国防部22日消息,中新深化防务合作,是两国在各领域加强全面联系的一部分。两国将通过国防部领导人和军队顶级指挥官的双边会见,以及下一轮的海陆双边联合军演,来强化防务合作。新加坡与大陆加强军事合作的同时,是否减少与台湾的军事交流,这点绝对值得留意。

另外,有消息称新加坡“星光部队”将中止赴台演习。虽然台湾总统府表示“对未经证实的消息不予回应”,但民进党立委蔡适应透露,据他了解,新加坡确有思考要逐步减少“星光部队”在台演训,或转到澳大利亚训练。若果真如此,对台湾必然会是一大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