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将签署太空合作协议著眼人类再登月 合作将加速赶超NASA

撰文: 张心怡
出版:更新:

据中国国际电视台27日报道,中国和俄罗斯计划于今年10月签署一份为期五年的太空开发协议。报道称,该协议将为两国带来重大利益,特别是对于月球计划和人类再次登月。美苏冷战结束后,再无人类登月。就在中方宣布中俄协议前,有美媒引述美国情报界消息,指俄罗斯与中国正积极寻求新型太空武器对抗美国。

首份五年期太空合作计划 中国有意购买俄RD180发动机

使用RD-180发动机升空的火箭。(网络图片)

根据报道,中俄即将签署的这项协定涵盖5个领域:月球和深空开发、特殊材料开发、卫星系统领域的合作、地球遥感、寻找航天器碎片。

这并非中俄两国间的首份太空合作协定,但它覆盖2018-2022年,是首份五年期协定,因此有助于树立并达成更高的目标,特别是对于月球计划和人类再次登月。

俄媒塔斯社早在本月初就透露今次中俄太空协议即将成事, 并引述俄航太政策研究所所长伊万·莫伊谢耶夫,指双方已就“格洛纳斯”卫星定位系统资料修正合作达成协议;同时正就中国购买俄罗斯生产的被誉为全球最强大的火箭发动机RD-180进行谈判;另有建设联合空间站等项目正在探讨中。

报道同时指,双方在金砖国家框架内,有意打造统一的地球遥感探测系统。

而根据中国2003年启动的首个探月计划“嫦娥工程”,预计将在2025年之后、2030年之前实现中国航天员登月,目前暂不清楚中俄合作会否加快中国登月时间表。

一般而言,月球计划包括发射探测器探索月球、以无人器采集月球土壤样本,进行科学分析,再到送太空人登月,甚至建立月球基地,最终进行月球殖民等。中俄太空协议的具体内容尚未公布,而中国2003年已启动探月“嫦娥工程”,有机会与之结合。“嫦娥工程”分为“探”(无人探月)、“登”(载人登月)、“驻”(长久驻月)三大步骤。目前仍处于“探”的阶段,本计划于今年11月发射嫦娥五号,并在月球采样后返回;至于“登”,初步计划在2025年至2030年间,实现中国航天员登月。

嫦娥五号(1:3)模型展出。(中新社)

俄罗斯将进一步寻求与亚非拉美其他国家的合作

另一间俄罗斯媒体“今日经济”则引述俄航天技术设备总公司总经理雷斯科夫,指目前无论是以传统形式,还是在航天活动商业化的新范围,俄中都在寻找扩大相互合作的方式。专家相信,俄罗斯与中国一起,很快就会赶超并领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几步。

中国国际电视台报道称,俄航天技术设备总公司在年报中称,除了中国,它还在探讨与印度、巴西、南非、尼加拉瓜、缅甸、智利、秘鲁、亚美尼亚等国发展航天合作和吸引其加入俄专案的可能性。

澳大利亚2010年曝光的美国太空人杭思郎首次登月录像。(视觉中国)

美媒:中俄寻求新型太空武器对抗美国

稍早前,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8月23日发表文章,根据美国情报界的评估,俄罗斯和中国正在积极寻求新武器和新能力来抗衡美国在太空的主导地位。事实上,中俄两国正在考虑研制可以攻击美国卫星和其他在轨天基资产的武器。

报道指,美国国家情报总监丹尼尔・科茨在国会作证时说:“我们估计俄罗斯和中国认为有必要抵消美国从军用、民用或商业航天系统获得的任何军事优势,并且越来越多地把攻击卫星系统视为未来战争原则的一部分。(中俄)两国将继续追求获得全系列的反卫星武器,以此作为降低美军效力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