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常住人口控制在2300万内 保护历史老城不能再拆 

撰文: 李俊杰
出版:更新:

中共中央及国务院昨日(27日)向北京市委发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批复文件,要求北京市委及市政府严格控制城市规模。到2020年,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此后需要长期维持在这一水平;
另要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全方位对接支援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

河北雄安新区。(视觉中国)

据统计,北京市常住人口于2016年末为2172.9万人,而由于人口密集,城市的承载能力差不多到达临界点,坊间已有不少人讨论中国建立副都或北京建立副中心之相关议题。

上述文件针对此问题,提出北京要“坚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有序推进“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带动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另要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发挥北京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全方位对接支持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建立便捷高效的交通联系”。

北京交通拥挤可谓举国闻名,开发通州为副中心有助疏导城市机能。图为北京地铁天通苑北站安检大厅启用进站排长龙的情况。(墙外楼)
早在2015年7月14日,通州作为北京行政副中心的消息就已尘埃落定--北京人口不断上升,为求疏导、增强城市功能,北京政府遂开发邻近的通州为副中心。(通州政府官网)

文件要求北京保持城市建筑风格的基调与多元化,“打造首都建设的精品力作”,包括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城市特色风貌塑造,加强老城和“三山五园(普遍认为是:香山、玉泉山、万寿山;静宜园、静明园、清漪园(后为颐和园)、畅春园、圆明园)”整体保护,老城不能再拆,通过腾退、恢复修建,做到应保尽保。这也意味着,老城不能再拆了,想利用拆迁而一夜暴富看来是不可能。

文件另针对农田和生态保护,指出城乡建设用地(非农业用的发展用地)规模减少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2035年减少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要严守人口总量上限、生态控制线、城市开发边界三条红线,划定并严守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切实保护好生态涵养区。同时要加强首都水资源保障,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节水和水资源保护,确保首都水安全。

文件另针对农田和生态保护,指出北京要减少城乡建设用地的规模。(视觉中国)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车伟指出,北京是一个缺水的城市,水资源是其中一个因素。从城市本身的经济社会发展看来,(若人口继续膨涨)道路交通、基本的公共服务都有一定的限制,2300万是一个综合了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发展等各方面因素以后提出的目标。

张车伟续指,“目前看来,实现这一目标,困难并不是很大。近一两年,尤其是去年,北京常住人口的增加已经有所减缓,这一方面和城市的承载能力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城市着力调整人口的规模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