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社交疏离是防疫关键? 美专家称不能抛弃弱势社群

撰文: 凌俊贤
出版:更新: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俗称武汉肺炎)疫情持续在全球不同国家及地区蔓延,近日愈来愈多地方实行“封关”、“封省”及“封城”等措施之余,亦有欧洲国家包括英国及西班牙等都在讨论“社交疏离”(Social distancing)。它成为跃登报章或网络的热门关键字。究竟甚么是“社交疏离”,这又是否代表需要足不出户兼“断六亲”?

何谓“社交疏离”?

“社交疏离”即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理论上就是人与人相隔至少2米。根据这项原则,无论是体育赛事等大型公众集会,或是私人的小型聚会都要避免。

“社交疏离”目的

此举目的在于使病毒更难传播,在避免自己染病同时,避免将病毒传染给别人。有效的“社交疏离”能帮助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减少疫情,为社区腾出时间,减少医疗系统负荷。

新冠肺炎:“社交疏离”能助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减少疫情,为社区腾出时间,减少医疗系统负荷。图为3月15日也门一家医院的隔离病床。(AP)

“社交疏离”的风险

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克利嫩伯格(Eric Klinenberg)指出,“社交疏离”同时是一种残忍而成本高昂的公共卫生策略。

他指出,关闭共享空间及机构,意味小孩无人照顾,有家庭亦会失去收入及社会支援。他又认为,这项不足以保障长者、病人及无家可归者等,强调他们需要额外的照护与关注,而非社会对其置之不理。

新冠肺炎:“社交疏离”的真缔在于减少不必要出门,并保持身体距离。图为3月15日纽约时报广场的游客。(AP)

“社交疏离”不等于“社交分离”

事实上,日常生活中根本无可能做到百分百“社交疏离”,“社交疏离”亦不等于要隔离或“社交分离”。

“社交疏离”的真缔在于减少不必要的出门,保持“身体上的距离”比保持“社交上的距离”更为重要。克莱能伯格指出,大家在疫情下更要团结社会,守望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