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起义席卷全欧 绿色政策成罪魁祸首

撰文: 联合早报
出版:更新:

农民生计困难源自大型农化、粮农公司、连锁超市掌控产销链所引发的产销问题,舍弃绿政是再落入问题的沉疴。

作者:郑杰忆,旅居意大利的台湾记者、社会学博士

向来行动迟缓的欧盟建制派未能一叶知秋,没有从荷兰经验学到教训,在缺少与农民沟通的情况下,径行推动政策,直到农民之怒星火燎原,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才与农民团体见面,表示应避免极端化的讨论,允诺愿意找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欧洲公路上没有奔驰的汽车,排成长龙的拖拉机牛步前进,壮硕的身形像是上战场的坦克。2024年一开春,德国农民继续去年底的抗议,战火迅速延烧到周边国家,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荷兰、比利时、波兰和罗马尼亚的农民陆续开着拖拉机,上街宣泄不满。

为了应对财政危机,德国政府在2023年底删减农用柴油的税赋减免,成为引爆农民怒火的导火线。波兰和罗马尼亚的农民从去年初开始,不断抗议乌克兰的过境谷物流入当地市场,拉低价格,对德国农民的苦感同身受。

法国农民则指责大盘商收购价格太低,在田野工作之外,还要填写各式各样冗长繁复的行政表格。意大利的抗议规模不算大,但和其他农友一样批评国内政策之外,也把箭头指向欧盟的“绿政”(Green Deal),抱怨其中的“农田到叉子”(farm to fork)和生物多样性政策,是在扼杀农业和农村。

2024年2月2日,比利时阿连东克,农民用拖拉机封锁了荷兰边境附近的一条高速公路并点火,抗议价格压力、税收和当局的绿色监管。(REUTERS)

1960年代起席卷全球的“绿色革命”推高农业产量、压低价格,但仰赖化学肥料和农药的生产方式,也导致土壤恶化和污染;密集养殖让更多人吃到便宜的肉品,但也增加碳排放,牲畜的排泄物成了棘手的废弃物。随着气候变化越演越烈,欧盟试图减少农业的碳排放,推动更亲环境和健康的食农体系,2020年公布的“农田到叉子”设下在2030年达到有机农业占25%,农药减半、肥料使用减少25%的目标。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绿政一上路就遇到冠病疫情打乱全球供应链。经济稍微恢复元气后,2022年爆发俄乌战争,拉高能源价格,肥料、饲料也应声高涨,农民咬牙苦撑,眼看利润越来越微薄,甚至要做赔本生意。欧盟投入大笔预算补贴农业,但最新的共同农业政策(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规范必须轮耕、留有自然保育地,也让农民觉得绑手绑脚,认为欧盟不食人间烟火,自毁欧洲农业的竞争力。

2024年2月2日,马耳他弗洛里亚纳,农民驾驶拖拉机抗议欧洲农业政策。(Reuters)

约九成的法国人支持农民抗议,但许多人在采买时,抵挡不了价格的诱惑,选购更便宜的进口农产品。欧盟推动的农业转型推高生产成本,但缺少配套的采购诱因,一些公家机关和学校的食堂吃不起昂贵的有机食材,尽管有心也无力支持辛苦生产的农民;盘商常常低价收购,让农民血本无归。农民也批评,欧盟一手对内设定高标准,一手向外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却没有要求进口农产品遵循同样的规范,得以低价进入欧盟市场,造成不公平竞争。

有人呼吁延缓绿政施行,甚至必须取消。但鼓吹亲农业和环保的团体指出,在一些农药厂和大农团体的游说下,绿政已经大幅灌水,削减农药使用、减少密集养殖、管理新式基因改造技术、禁止有致癌疑虑的除草剂等措施,都被搁置或稀释。轮耕、留有自然保育地等措施在今年初才刚刚施行,根本尚未发挥功效。

农民生计困难源自大型农化、粮农公司、连锁超市掌控产销链所引发的产销问题,舍弃绿政是再度落入问题的沉疴,而不是解方。许多农民也愿意转型,但在兼顾环保之际,也要求顾及转型的正义,平均合理分担转型成本和利润。越来越多农民投入有机生产,但耗费更多心力获取的高品质农产,却常常得不到相应的价格回馈。一些农民的确陷入困境,需要欧盟更细致的农业转型规划,但部分农民也沦为国际大粮商和农化公司的马前卒,捍卫以生态和健康为代价的农业生产模式。

2024年2月1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欧盟高峰会当天,来自比利时和欧洲各国的农民就价格压力、税收和经济问题示威,一名示威者向路障扔掷轮胎。(REUTERS)

极右派收割

荷兰面积仅4万多平方公里,却是全球第二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密集养殖技术备受赞誉,但大量的牲畜排泄物污染了土壤和水源。行政法院在2019年裁定,荷兰的氮排放量过高,必须立即削减。几个月后,酪农(Dairy farming)才意识到,这项判决将全面翻转他们的工作,但荷兰政府已经如火如荼推出政策。当时的总理吕特(Mark Rutte)规划在2030年减少一半的氮排放量,为了达标,许多酪农必须减少饲养的牲畜数量,甚或关门不养。

吕特的政策欲速则不达,成千上万的酪农抗议政府断了他们的生路。由上而下的强势政策引发酪农强烈反弹,把极右派维尔德斯(Geert Wilders)推上浪尖。他领导的自由党一边批评环保转型政策,一边抨击移民,终于赢得2023年大选。

向来行动迟缓的欧盟建制派未能一叶知秋,没有从荷兰经验学到教训,在缺少与农民沟通的情况下,径行推动政策,直到农民之怒星火燎原,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才与农民团体见面,表示应避免极端化的讨论,允诺愿意找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2024年2月1日,意大利米兰附近的梅莱尼亚诺收费站,农民带上一头乳牛示威。(REUTERS)

欧洲议会选举将在6月举行,极右派早一步站在农民阵线,根植乡土的农民常常是右派支持者,回归传统、捍卫土地的口号,很能打动他们的心。抗议现场有德国另类选择党(AfD)和法国国民联盟(RN)的身影,意大利联盟党(Lega)尚未正式发声,但支持者已经走上街头;与联盟党联合执政的极右意大利兄弟党(FdI)则提早收编了重要的农民组织“农牧协会”(Coldiretti),暂时缓和对欧盟的攻击。

但民粹政党总需要一个敌人,农牧协会和意大利兄弟党的农业部长洛洛布里吉达(Francesco Lollobrigida),打造一个稻草敌人——在实验室培养的人工肉(lab-grown meat/Cultured meat),以捍卫传统饮食之名,呼吁欧盟禁止人工肉。尽管欧盟并未批准人工肉贩售,目前也没有企业申请人工肉在欧盟上市,而且肉类并非地中海饮食主要的蛋白质来源;“无肉不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被创造的传统。

2023年春天的洪水淹没意大利波河南部的重要粮仓罗马涅(Romagna),意大利总理、意大利兄弟党主席梅洛尼(Giorgia Meloni)和冯德莱恩搭着直升机勘灾。九个月后,她们不再“高高在上”鸟瞰灾区,有意连任欧盟委员会主席的冯德莱恩积极拉拢梅洛尼,允诺拨款120亿欧元(约1012亿港元)改善当地防洪建设。然而,许多损失惨重的农民连政府去年答应的补助款都还没拿到,选举支票很难收买人心,农民依旧怒火中烧。

本文获联合早报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