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Elon Musk“唔撑”元宇宙? Web3.0争议引爆

撰文: 罗保熙
出版:更新:

据AppleInsider报道,市场一直盛传苹果公司(Apple)正在打造一款虚拟实景(VR)或扩充实景(AR)头戴装置,作为该公司一举进攻“元宇宙”的重点产品。然而,有传苹果内部对元宇宙的看法并非如外界般炽热。Tesla总裁马斯克(Elon Musk)早前也表态不撑相关发展,认为现时关于元宇宙、虚币以至Web3.0的都是圈钱与炒作。

AppleInsider引述彭博科技记者Mark Gurman指,苹果正在筹组团队负责相关产品的发表和后续市场行销事宜,包括有传聘用Meta的AR传讯公关主管Andrea Schubert,她原本任职Meta旗下VR装置企业Oculus。但鉴于科技市场的高度竞争和苹果公司保密作风,外界目前尚未清楚挖角传闻的真实性。

外界盛传,苹果正在打造一款混合实境(Mixed Reality,MR)的独立头戴装置,利用相机提供混合实境的体验,预料配备如Apple Watch的玻璃外壳,也有类似AirPods Max的耳罩衬垫等。据估计,这款“MR眼镜”售价可能高达3,000美元(约2.34万港元),是坊间同类产品售价最高的,也是苹果历来最昂贵的穿戴式装置。业界预计,此一装置将是今年最值得注意的苹果产品,或会在年底上市。因此,此产品被推测是苹果进军元宇宙的旗舰产品。

苹果正在筹备推出MR眼镜?(AP)

这个传闻之所以受到不少关注,还因为它符合市场预期。早前,投资大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指出,要成功发展“元宇宙”此一概念,苹果会否加入是一大关键。该行在一项研究报告中表示,Facebook和Google一直在投资于VR和AR技术,作为通向元宇宙虚拟世界的工具,关键是只有苹果加入,相关技术的大规模市场应用才能得以实现,这已是业界内的一项共识。

摩根士丹利还表示,相关的AR、VR设备的硬件市场规模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000亿美元(约7,797亿港元)的水平,并于2040年再增长四倍之多。

“头晕、感觉难受” Elon Musk不看好

惟Gurman近日透露,有知情人士指苹果公司内部并不完全赞同元宇宙概念,也不想用户整天使用VR、AR装置。他又指,公司对长远开拓元宇宙亦不感兴趣,更形容元宇宙是苹果内部不可逾越的“禁区”。

苹果对元宇宙的看法与外界普遍的吹捧不同。(Getty)

他提到,苹果较著重以数码科技增强现实,而非如Meta愿景般让用户全时间生活在“虚拟世界”之中。因此,他推断苹果的头戴装置,仅限于以AR技术来提升游戏、通讯、内容消费等方面的体验,并不是真的要鼓励用户长时间使用。正如总裁库克(Tim Cook)曾强调,“科技应该增强人类生活的效率以及体验,而非人类逃离现实的借口”。

这或许反映苹果在“元宇宙”这个受到全球追棒的概念上,将走上与Meta不同的道路,并不急于盲目抢喝这个全球火热领域的“头啖汤”。美国技术分析师Katy Huberty和Erik Woodring也认为:“苹果在进入新市场时采取更耐心做法的好处是,如果能以更明智的方式进行颠覆,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虽然苹果在AR、VR硬件方面有所落后,惟两人指出苹果直到2007年才进入手机市场,比诺基亚和Blackberry都晚得多,却未有影响它的发展。

库克(Tim Cook)认为,科技应该增强人类生活的效率以及体验,而非作为逃离现实的借口。(Getty)

除了苹果外,Elon Musk其实更早表态不看好元宇宙发展。他于近日的访问中表示,并没有看到任何值得注意的元宇宙VR应用,也不认为元宇宙在短期内能成为大的发展趋势。他重申:“反正我没看懂,至少现在看不懂。”他解释将“萤幕”绑在脸前面让人感觉难受,即使设计得很轻;而且他个人的经验是玩VR游戏时会感到头晕。

虚拟世界的“过度宣传”?

诚然,许多人认为涵盖元宇宙的 Web 3.0,将彻底改变互联网世界的趋势。但部份人倾向感觉元宇宙仅是虚拟世界的过度宣传。有批评声音指出,随着上世纪90年代VR热潮的失败,还有千禧年代初第二人生等虚拟空间兴起,元宇宙其实不算崭新的概念。而Web 3.0则是互联网未来的愿景之一,出发点是透过利用加密技术和区块链,让网民“去中心化”直接从内容获益,不用依赖网络巨头。

Elon Musk明言不看好元宇宙和Web3发展。(Getty)

上月中,Elon Musk曾于Twitter发文说:“我不认为Web3是真的,比实际更像市场行销废话。”Twitter行政总裁Jack Dorsey同样对Web 3.0表示怀疑,他认为Web3并不会促进社会民主化,只会将决定用户的权力从Meta等互联网巨头手中夺走。

对于外界的元宇宙吹捧炒作,美国商业评论员 Rana Foroohar指,投机是变革性新技术发展和普及的一个自然组成部分。但从历史上过往的一些经济泡沫来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如2008年金融危机的房地产泡沫是不具备生产性,另一类则具备一些生产性元素,如上世纪20年代的股市泡沫引发了大萧条,但也同时帮助和推动了无线电广播、电话、航空和电力的普及。

她认为今天的投资者同样面临同样的问题,即“当Web3泡沫最终破灭时,会剩下什么?”她以千禧年代的科网泡沫为例,指当时的人也普遍认为但凡有“.com”的东西最终都会升值,结果不需数年便证明是错的。当时唯一出现最有价值的资产是往后二十年来互联网发展赖以发展的光纤宽频,当年因科技公司安装了长达1.29亿公里的光缆,造成了巨大的过剩产能,促使泡沫结束后的几年间,宽频的成本下降了九成之多。

科网泡沫虽然爆破,惟留下的光纤宽频基建却令往后的互联网发展有基础。(Getty)

因此,Foroohar认为投资者应该少关注虚拟世界,多关注那些利用资本建立未来有形资产的人。她认为从这个角度而言,Elon Musk做的比较好,如其卫星上网(satellite broadband)的努力令其印象深刻,并改变了美国农村地区的网络连接性。她亦赞成德国的传统工业公司推进物联网、大型零售商利用自动化控制供应链,以及其他采用5G、人工智能和洁净科技的高利润用途的做法,因这些东西的普及范围不止于矽谷这个地方。

或许,正因今天我们处于对“元宇宙”陷入疯狂的时期,更加应该保持头脑清醒。正如O'Reilly Media 创始人Tim O'Reilly指出:“投机加密货币等资产的确很容易赚到钱,但这似乎也分散了开发人员和投资者的注意力,使他们无法专注于建构有用于现实世界服务的艰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