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堆砌的杜拜世博:疫情下独自精彩?

撰文: 毛咏琪
出版:更新:

原订于去年举行的杜拜世博会2020(Expo 2020)因新冠疫情延期一年,终于在本月初开幕,为期半年。本来作为中东历来首个大型国际博览会,阿联酋可谓倾举国资源打造今次世博会。
雄心壮志,却像东京奥运一样无奈受到疫情痛击,国际游客大减之下,梦幻的各国场馆都显得寂寥。阿联酋望藉世博展示国力,促进国家经济的大计只能落空?

在干涸炎热的沙漠中,一只纯白色的猎鹰展开翅膀…所形容的是出自西班牙名师Santiago Calatrava手笔的阿酋展馆。在这对外型出众的巨大翅膀,象征的正是阿联酋的国鸟,碳纤维羽毛在太阳能电池皮上旋转。杜拜世博为7月东京奥运后首个国际大型盛事,今次世博没像奥运般全面禁止海外观众,允许外国游客入境之余,亦无须完成疫苗接种,(但进入世博须展示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或疫苗接种记录)不过实际能吸引多少旅客却属未知之数。

阿联酋馆以国鸟猎鹰作设计灵感,气势磅礡。(Reuters)

世博从来都是展示人类文明创新之地,由艾菲尔铁塔,摩天轮等伟大的建筑突破,到电话、电视机、升降机、X光等造福人类的科技,都是世博会让世人惊艳之处。可是,今年在全球大多数地区仍然管制出入境、旅游未恢复的情况下,杜拜世博的关注度也偏低。安永(EY)在2019年估计,杜拜在世博建设项目花费高达70亿美元(约544港元),本来,世博预期可为杜拜带来2,500万旅客,并带来60亿美元(约466港元)的经济提振。可是,这一切估算都是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前。

疫情爆发后,该国的旗舰企业阿联酋航空(Emirates)停飞多架客机和航线,虽然现时已重新招聘人手及复飞部分航班,但全球旅业距离复苏仍远。“2500万人到访的目标,在如今的处境下似乎难以达成。”华盛顿阿拉伯海湾国家研究所高级学者Robert C. Mogielnicki对美联社表示。

S&P Global Ratings预期,杜拜的海外游客数目最快要到2022年初才能回复到疫情前水平。惟世博到明年三月底就闭幕,半年会期到底能带来多少访客实在难以估计。杜拜本身为沙漠地带,是次占地1080英亩的世博会场亦不例外,连接逾190个国家主题场馆的多为户外空间。属热带沙漠气候的阿联酋夏季长期超过摄氏40度,来到世博的游客无不汗流浃背,有人更中暑晕倒。“我们要死了,人类根本受不了这样的天气。”35岁沙特游客Warda Abadi说。

再者,杜拜世博由筹备兴建之时,已备受剥削外劳丑闻困扰。跟一众海湾国家一样,阿联酋一向靠输入大量外劳支持国家日常建设工程,在兴建世博场馆及相关基建期间,至少三名外劳因感染新冠病毒而死,另有三人死于工业意外。当局除了在2019年曾透露有43人在“严重事故”中受伤,具体受伤情况及中暑个案从未有公开,惹起公众质疑。人权关注组织一直指摘,南亚劳工在当地待遇差劣,除了人工低的剥削问题,劳工往往需要全年、长时间在高温闷热的天气下工作,危害生命安全。

尽管高温非常难受,不少旅客大赞世博体验。(Reuters)

抛开政治的博览

诚然,今次世博本来对阿联酋意义重大,既是世博170年历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是次参展国多达192个),更是中东这个长期纷乱的地区里屹今最大型的活动,展示经济及科创实力、吸纳技术与资金。配合今届世博,阿联酋更乐于与周边国家释出善意,去年更与以色列全面建交,在世博会延期一年的情况下,以色列也赶及参展。至于今年初才恢复外交的卡塔尔,同样亦有参展。

在国家掌舵手、阿布扎比王储穆罕默德(Sheikh Mohammed bin Zayed Al Nahyan)之领导下,阿联酋早已迈向多元经济产业发展。其中,本身已具欧亚航空枢纽地位的杜拜,过去20年已积极开拓观光、金融服务、港口及物流等发展。到近年,阿联酋致力在AI、数化及资讯科技、区块链等方面发展。

根据世界银行论坛信息通讯技术(ICT),阿联酋在数码化方面呈巨大跃进,已打入全球首十五位。阿联酋政府2019年还推出了“阿联酋百年计划”(UAE Centennial Plan),目标是令该国在2071年之前成为世界领先国家。其中,杜科政府三年前推“智能杜拜2021”策略,在各政府部门推出逾千项智能服务。杜拜未来基金会亦给予世界各地的企业创业机会,在阿联酋示范试行一些智能解决方案。

尽管阿联酋这次重金打造这次世博或许“回本无望”,但该国经济实力及发展野心已经完备,正待疫后全面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