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面包、薯片量减少:“缩水式通胀”困扰全球
近年,香港人对于食完等于无食的“空心面包”、雪糕或薯片份量愈变愈少等问题应该十分有感觉。虽然货品价格不变,惟份量减少有点“被骗”的感觉,彷如活在荷里活电影《缩水人间》(Downsizing)。
而这种食品厂商将“价格不变、份量减少”的缩水式通胀(Shrinkflation)应对策略近期变得更加明显,英国更有民调显示多达九成成年人对“货品缩水”感到愤怒。
自新冠疫情以来,全球供应链大混乱、缺乏劳动人口、能源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均导致通货膨胀飙升,同时令各国企业面临更大的经营成本压力。
据《法新社》(AFP)报导,关注消费者权益及货品缩水现象多年的美国人Edgar Dworsky表示,近月以来诸如厕纸、早餐谷麦片、猫罐头等数十种商品,以“缩水”这种方式变相加价。他又指,企业并不会轻易走上“缩水式通胀”这一步,他表示:“他们是计算过的,假如他们收到一些人投诉,他们会寄出优惠券安抚,好让消费者继续买下去。”
最近的这些“缩水”例子中,有原本24袋装薯片变成22袋,但售价不变,也有售价2.5英镑的花生由原来的250克减至225克。另外,非食品类也有同样趋势,如有洗衣粉近期少了75克,令同一包装的使用次数由40次减至37次。还有面包缩水30克、售价反增加12.5%的情况。
由于缩水式通胀在全球不少地区也有出现,近日引起外界关注。任职软件工程师的美国消费者Jonathan Khoo表示:
缩水式通胀可能更狡滑,因为至少对我来说,这比加价更不显眼,但如果要花一阵子时间才发现被骗,感觉要比简单加价要差得多。
皆因消费者只知“睇钱份上”?
以往,这种分量轻微缩水的情况每每让消费者难以察觉,惟此一行为在互联网时代却无所遁形,同时惹起公众注目。然而,“缩水”例子在其他产业也看得到,由“纳米楼”到飞机座位空间等比比皆是。美国营销学教授Anand Krishnamoorthy解释缩水情况普及的原因:“这是因为消费者对产品份量大小的了解,不如对价钱的了解。”
英国零售分析师Bryan Roberts表示,与直接加价相比,超市供应商通常认为这是抵消更高成本的最简单方法。当地另一零售分析师Steve Dresser则补充,零售商还会在其他方面缩水,包括减少促销次数或下调折扣水平;而超市更可能推出更多自家品牌商品作替代品,较其他牌子更便宜,以获取更高的利润。
对此,英国消费者权益组织Which?的负责人Sue Davies 表示,消费者正面临着生活成本上升带来的财务压力,不应在购物时再需要检查商品包装的大小。她强调:
制造商和零售商可能有正当理由去改变产品的大小,但他们必须事先与客户沟通,以便他们可以做出明智选择。
巴黎索邦大学(Sorbonne University)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市场学教授Pierre Chandon则认为,产品份量缩水至少在健康上有好处:“我们心里有数,份量愈大我们吃愈多,如今我们只不过回到此前还被视为正常大小的分量。”
环球忧通胀变滞涨
事实上,美国通胀经已攀上超过30年的高位,9月份消费物价指数(CPI)同比升5.4%,为1991年1月以来最高。当地汽油和燃油的价格分别同比升42.1%和42.6%;食品和肉价也录得双位数的同比升幅。环球经济均面临通胀压力,类似的CPI上涨亦见于波兰、俄罗斯和巴西等多个国家。联储局声称当前通胀属临时现象,大部分与供应链失衡和需求增加有关,预期未来数月会消退。
不过,联储局理事Christopher Waller表示,如果美国未来数个月的通胀继续以目前的速度上升,而不是预期般下降,联储局明年或需要采取更积极的应对措施。
另外,环球投资界对滞胀(Stagflation)再度关注,尤其是通胀预期上升以及经济增长放缓方面。不过,他们认为目前情况仍与1970年代的经济情况有别,即工资与物价螺旋式上升、失业率高企的时期。当前来看,全球失业率正在下降,且市场表明,通胀压力将随著时间的推移而趋于缓和,而不是螺旋式上升。而且,今天收益率接近低点,而估值却处于高点,与当年亦有不同。
诚然,从食品、能源到半导体芯片,全球供应链短缺问题遍布各行各业,广泛影响各类物价上涨。不少业内人士、学者经已指出,这股趋势恐持续至明年,对全球经济复苏构成威胁。由空心面包、薯片等食品份量减少等情况,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将感受到全球经济成本攀升带来的物价压力。早前,英国最大鸡肉生产商2 Sisters Food Group警告,英国20年来能够“大啖廉价食物”的时代将结束,食品价格升幅或高达到双位数。
美国投资策略师Jim Paulsen认为,物价上涨不一定是坏事,而且可以推动美国经济与华尔街股市进一步造好。他指出:“更高的通胀会鼓励企业和消费者采取更激进的行为,从而获得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