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地震灾区缺水缺电 民众露宿街头 无国界医生倾力支援
缅甸中部3月28日发生7.9级大地震。截至4月8日晚,已增至超过3600人罹难、逾5000人受伤。估计约有1,700万缅甸人受灾,其中许多民众流离失所,景况堪虞。多座城市的医院、道路和供水系统等重要基础设施遭受严重破坏,而持续的电讯中断仍继续妨碍救援工作。
无国界医生(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MSF)驻缅甸的前线统筹德索萨(Mikhael De Souza)向《香港01》表示,他们的团队深入主要灾区,在首都奈比都(Naypyidaw)和第二大城市曼德勒(Mandalay)的医院和流动诊所向灾民提供紧急心理支援。德索萨指,有大量无家可归的民众被迫在街头露宿;他们面临缺水、缺电和帐篷的困境,而随著雨季的来临更有传染病爆发的风险,急需国际社会向灾民施以援手。
无国界医生在缅甸的前线统筹德索萨忆述地震发生时的情况,由于他的办事处位于南部的仰光(Yangon),他并没有正面经历这场强震。在地震发生翌日,无国界医生派遣首支评估小队前往北部的灾区。
他们从仰光出发,距离曼德勒约600公里;他们花了14小时,才完成平时8-9小时就可以完成的路途,于3月29日晚上约7时抵达曼德勒展开评估工作。
曼德勒大量房屋倒塌和损毁 覆盖面积犹如四分之三个油麻地和旺角
目前,单单在曼德勒,已知有515幢房屋完全倒塌,至少2000幢建筑物部份损毁,这代表当地有大量灾民只能栖身于户外,在面对高温等恶劣环境下露宿街头。而这种程度的破坏,以香港的规模作比较,犹如在旺角和油麻地,有四份之三的建筑物倒塌或损毁。
德索萨指出,在强震发生后,缅甸国内的电话网络中断多时,民众难以与国内其他地区联络,这也对救援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德索萨分享他和他的团队要透过不断更换电话卡,测试哪张能够使用,才能保持联系。现时通讯网络情况已大为改善,但仍然时不时会出现讯号中断的问题。
不缺乏医疗人员 惟缺水缺电严重阻碍救治
尽管缅甸是亚洲其中一个最贫穷的国家,但德索萨表示,缅甸并不缺少优秀的医疗工作人员。这次当地遇到最大的困难反而是缺水和缺电。缅甸全国的水资源,不论数量或品质都严重匮乏,尤其是受地震影响的地区。
曼德勒省民众强震后排队领食水:
无国界医生向曼德勒的医院运送水箱;而食水短缺不仅立即威胁民众的生存,更可能在往后引发各种流行病问题。
无国界医生缅甸项目经理瓜达拉玛(Adrian Guadarrama)表示,我们同时忧虑受灾社区的心理问题,许多民众在地震和持续余震后,正经历压力和急性创伤症状。为协助灾民建立抗逆力,我们团队正积极提供心理急救训练,作为紧急应对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瓜达拉玛指,无国界医生在缅甸的首要工作是社区参与,与当地紧密合作,确保对灾民的健康和福祉带来具意义的持续影响。我们旨在加强现有能力,尤其透过当地社区和我们当地员工的付出和努力。”
无国界医生致力在缅甸提供医疗和心理咨询服务,亦有向医院提供用水,期望能够让受灾灾民度过这个困难时期。
德索萨表示,尽管这次救援任务困难重重,他也有遇到热心的商家和民众,与他们共享车辆,一同将物资运往灾区,让他备感鼓舞。
德索萨指出,无国界医生现时有大量物资滞留在缅甸边境无法进入该国,理由是并没有得到军政府的放行。惟他认为,军政府对待外国非政府组织(NGO)参与救援的态度较以往开放,遗憾的是,这次缅甸整个国家的基础设施都受到重挫,其中水电和通讯讯号是硬伤,导致军政府在统筹和应对救灾方面似乎比较吃力。
德索萨提到,雨季马上来临,而灾区仍有大量尸体并未寻获,很容易发生传染病爆发的问题。他呼吁国际社会透过支持无国界医生这类NGO,向缅甸的民众施以援手。
根据2023年年报,无国界医生在缅甸有1300名工作人员,其中90%是当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