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从日铁收购美钢风波 看特朗普政权下的新美日贸易关系

撰文: nippon.com
出版:更新:

日本制铁收购美国钢铁公司的计划,今年初遭到美国时任总统拜登(Joe Biden)否决。此举被视为著眼于期中选举的政治操作。如今特朗普(Donald Trump)重返白宫,他又将如何应对?我们访问了曾站在日美钢铁谈判最前线的前日本经产省官员、现任明星大学教授细川昌彦,请他分享看法。

让特朗普满意的“大交易蓝图”

美国前总统拜登在年初便火速下令中止日本制铁对美国钢铁的收购,这显然是基于对2026年期中选举的政治考量。即使批准收购,特朗普总统上台后也一定会推翻这个决定。从选举策略来看,拜登不能让特朗普借机大作文章,更不能让全美钢铁工会倒向对方阵营。这场选战,实际上已经开打。

2024年9月11日,图为位于美国密歇根州鲁日河的美国钢铁公司五大湖工厂。(Reuters)
图为2024年4月1日,镜头下日本制铁(Nippon Steel,前称新日铁)的标志装置,置于其在日本东京的公司总部外。(Reuters)

那么,在特朗普执政期间,日铁的收购案就完全没有转机了吗?其实仍有一线希望。关键在于日本能否提出让对方有所“斩获”的交易条件。只要能让特朗普在期中选举时大肆宣传“我争取到了这么好的成果”,他的态度就可能180度大转变。

特朗普偏好能大张旗鼓的“大规模交易”。但日铁单凭一己之力,无法端出足够份量的“见面礼”,这必须是“全日本”共同推动的计划。例如,增加日本汽车业对美国的投资。因为美国未来调高关税的主要对象,很可能就是汽车产业。如果汽车业和钢铁业各自为战,终将一败涂地。必须整合各产业,绘制一幅足够吸引人的“大蓝图”,才能形成有效的交易筹码,发挥最大影响力。

特朗普第二任期的核心政策在于“振兴制造业”。日本应瞄准这一点,展现合作意愿。举例来说,日本的半导体材料与设备厂商若承诺对美投资,就可以强调这将有助于强化美国半导体产业的供应链基础。

另一个关键是要懂得巧妙迎合特朗普的自尊心。日铁正是因应特朗普第一任期提高钢铁关税的政策,才调整策略,从以出口为主转向透过收购美国钢铁公司进军美国市场。日铁不仅对美国企业进行设备投资,还提供技术支援,成为振兴美国制造业的第一个“示范案例”。如果对特朗普说:

您第一任期的关税政策,如今已经开花结果了!

或许能有效打动他。

【延伸阅读】女股神Cathie Wood预言这大热投资产品最终或一文不值:我不会买(点图放大阅读):

+11

其实多数人“支持日铁的收购”

试图阻止日铁收购美国钢铁的,其实是同业竞争对手克利夫兰克里夫(Cleveland-Cliffs)。该公司在2023年美国钢铁的出售竞标中输给了日铁,尽管如此,在自身资金不足之下,仍持续试图以低价收购。此外,全美钢铁工会中,隶属于克利夫兰克里夫的会员占多数,因此双方结盟,共同阻挠日铁的收购案。然而,克利夫兰克里夫的CEO贡卡尔维斯(Lourenco Goncalves)在业界恶名昭彰,并不受欢迎。若美国钢铁被克利夫兰克里夫收购,可能会面临高炉关闭、裁员等风险,因此许多美国钢铁的员工并不乐见这桩交易发生。

如果美国钢铁与克利夫兰克里夫合并,将垄断美国境内100%的高炉产能。对汽车制造商等下游产业来说,这意味著他们将被迫购买价格更高、品质更差的钢板,直接影响其竞争力。因此,美国汽车业强烈反对这两家美国企业合并。美国商会也表态反对,美国媒体的论调也持相同立场。

关于日铁收购美国钢铁一案,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 原本应负责审查,但最终却将决定权交给拜登。事实上,该委员会内部是以“9比1”的大比数支持这项收购,唯一反对的是美国贸易代表署(USTR)的戴琪,她的立场与拜登政府一致。由于该委员会采取全会一致原则,才导致无法做出决定。由此可见,除了克利夫兰克里夫和全美钢铁工会之外,美国国内实际上大多支持日铁与美国钢铁的合并。

日本首相石破茂(右一)3月21日在东京会见中国外长王毅(右二)与韩国外长赵兑烈,图为石破茂与赵兑烈握手(Pool via REUTERS)

备受“质疑”的石破政权

要推动日铁的美国企业收购案,与其认真讨论安全保障议题,不如准备一个包含各种筹码的“大交易蓝图”。然而,现实是日本国内并没有这样的动作。光靠政府部门是无法完成的,必须由政治力量下令要求政府部门“描绘大蓝图”,才能有所突破。要说服汽车业者配合,为日铁创造有利条件的的战略计划,绝对需要政治最高层的强力主导。但在目前石破少数党执政的情况下,想推动这样的方案恐怕相当困难,令人不得不抱持悲观态度。

必须审慎思考何时打出这张牌。与特朗普谈判的关键在于“振兴制造业”,因此必须提出能直击这一核心议题的方案。

令人担忧的是,美国对石破政权的“亲中倾向”抱持疑虑,导致特朗普与石破的电话会谈仅短短五分钟便草草结束,显示美方并未将其视为重要对话对象。此外,石破首相曾表示“日本将在美中之间采取平衡外交”,这番话也相当不妥。
尽管石破预计2月访美并举行高峰会,但消除美方的这些疑虑才是当务之急。在这种情况下,日铁的收购案恐怕都还排不上议程。若日本给美方的印象是“立场摇摆”,对方可能会以国家安全保障为由,进一步阻挡这项收购案。

【延伸阅读】日本“工畜”现象网民热议 46岁男宁愿便利店打工10年领最低工资(点图放大浏览):

+14

收购失败对日铁是重大打击

日铁的美国钢铁收购虽然卷入美国总统大选的漩涡,但由于竞标是在2023年进行,日铁即便想避开美国大选的影响,也没有选择的余地。

不过,令人忧心的是该公司对美国政治情势的敏感度不足。日铁在2024年7月聘请前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担任顾问,恐怕是个错误的决策。日铁的本意,是选择一位在民主、共和两党皆有人脉、具有影响力的人物来强化政治关系,但他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时就与特朗普关系恶劣,处于对立状态。事实上,据说特朗普得知蓬佩奥被延揽为顾问时相当愤怒。

我在25年前,曾担任日美钢铁摩擦的交涉谈判人,和日铁一起合作过。当时该公司在美国部署了精锐团队,游说能力相当出色。然而,由于之后贸易摩擦减少,我怀疑他们的情报收集能力有所下降。我认为他们应该重新考虑聘用庞皮欧作为顾问的决定。

此外,副总统万斯(JD Vance)的根据地是俄亥俄州,正是克利夫兰克里夫的总部所在地。如何说服范斯,将是日铁必须谋划的重要课题。

对日铁而言,无法成功收购美国钢铁,将对其经营战略造成重大打击。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思考替代方案。若无法进行收购,可能要改采资本合作或技术合作的方式,但这样一来,合作范围将受到限制。因此,日铁势必需重新调整战略,例如寻求与其他钢铁制造商结盟等。

然而,这次的问题并非源于美国的对日政策,而是由克利夫兰克里夫的CEO贡卡尔维斯和全美钢铁工会(USW)联手发动的个案,无法一概而论。即便最终无法解决这起争议,应该也不会成为日本对美投资或收购美国企业的阻碍因素。就对美投资而言,目前美国基本上对中国以外的国家都持欢迎态度。当然,从日铁的对美谈判策略来看,我认为应该持续强调“这可能影响到日本产业界的整体利益”。

特朗普再主白宫,外界关注中美关系走向。(资料图片)

本文内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见,并不代表《香港01》的立场。

【本文获“nippon.com”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