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新冠病毒传播效率提高70% 新变种有何特别之处?

撰文: 蔺思含
出版:更新:

12月19日,英国首相约翰逊(Boris Johnson)及首席科学顾问瓦兰斯(Patrick Vallance)在新闻发布会上证实,英国出现的变种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效率比原有病毒高出70%。除英国外,丹麦、荷兰和澳大利亚亦发现该新变种案例。消息传出后,荷兰、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多个国家宣布停飞往返英国的航班。

该变种病毒被认为是英国伦敦及其周边地区近期疫情升级的“祸源”,自9月份首次检测到该新变种以来至11月,伦敦范围内已有四分之一的案例为该新变种病毒所致,截至12月中旬新变种更增加到总确诊案例的三分之二。政府19日宣布,将伦敦及英国东南部等地区的防控级别从此前最高的第三级提升至新增的第四级,但强调没有证据显示该病毒更加致命或会加重患者病情。

英国帝国理工大学流行病学专家Eric Volz在18日的一次讲话中称,现在要下判断还太早了,“但从我们目前观察到的情况来看,这个病毒增长得非常快,比(以前的变种)都要快。”

新冠疫情自爆发以来在各国均传出变种病毒的报道,这次英国出现的变种,与以往有何不同?为什么传播率如此高?这会改变病毒的致命性甚至疫苗的有效性吗?

这次变异有何特别之处?

与过去科学家所检测到的许多变异不同,瓦兰斯表示这一名为“ VUI–202012/01”(又称B.1.1.7病毒株)的病毒含有的突变数量“异常多”。根据来自伦敦大学学院(UCL)研究病原进化的专家Lucy van Dorp的说法,变种病毒出现的共23处变异中,存在14处“有决定性作用的”突变,且有多处发生在病毒的棘状蛋白(spike protein)上——这种蛋白在接触人体细胞时会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相结合,是进入人体细胞的“钥匙”。

根据此前发布在《自然》(Nature)及《科学》(Science)杂志上的论文,该新变种当中的D614G突变,通过提高病毒的传染力以及病毒粒子的稳定性,增强了病毒在人体肺部细胞以及气管组织当中的复制能力。而另一处重要的变异N501Y,则能够增强棘状蛋白与细胞受体之间的亲和力。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突变在新变种“VUI–202012/01”出现以前就已经陆续在其他不同的变种中发现,但以如此多的突变数量和这种组合出现却是罕见的。例如N501Y这一棘状蛋白上的突变,在今年4月首次在巴西被检测到,近期亦在南非的另一种新毒株中被发现。

12月19日英国首相约翰逊(中)与首席科学顾问瓦兰斯(左)及首席医疗顾问惠蒂(Chris Whitty)就新冠疫情召开发布会。(Reuters)

病毒如何发生变异?

由于新冠病毒属于RNA病毒(核酸病毒)当中的一种,其变异是病毒演变过程中自然发生的。当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它们会向被侵入的细胞注入遗传讯息,体细胞便会复制出数百万的病毒。而病毒在复制过程中会出现随机、微小的错误,这些错误又进一步改变病毒的遗传密码、导致病毒变异。研究人员发现,一个新冠病毒每一个月大概会出现一到两处突变。

至今为止新冠病毒已经出现了上万种变异,但真正能改变病毒适应性(viral fitness)的突变数量很少。英国的新变种,是在多个能够改变病毒传染力的突变的组合之下,呈现出异常高的传播效率。

新变种或不只英国有

英国政府首席医疗顾问惠蒂(Chris Whitty)明确表示,目前没有证据证明该变种影响病情的严重性,也没有迹象显示现有的疫苗会对这种新变种失效。

然而,非洲联盟(AU)下属机构非洲疾控中心(Africa CDC)主任恩肯加松(John Nkengasong)在接受《科学》杂志采访时指,有轶事类证据(anedoctal evidence)表明同样含有N501Y突变的南非新变种会加重患者病症。他说:“这让人担忧,但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数据才能够确信。”

此外值得警惕的是,在病毒的加速传染之下,一旦疫情失去控制导致医疗体系不堪重负,许多患者无法接受即时治疗,也变相使得这个病毒更加“致命”。

Lucy van Dorp撰文指出,目前丹麦、澳大利亚等国均已发现该新变种的个别案例,但新变种传播的实际规模很有可能比这些“个案”大的多,且在许多其他地区或许也已经出现但尚未被检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