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2020|美国二次内战的隐忧・下

撰文: 伍振中
出版:更新:

美国大选2020│ 这年来,左右翼极端团体分别有份参与的冲突对峙,固然是火药库重地,而反政府的布加洛运动(其成员又称“布加洛男孩”)的崛起,让现有两极化光谱更形复杂。连美国当地媒体或观察家,都难以判断“布加洛男孩”属于哪种政治流派。

承接上篇:【美国二次内战的隐忧・上】

与其定义“布加洛男孩”属于政治光谱的哪一边,更加适合形容他们为一群经常携带攻击性武器、以求挑战现有社会秩序的半民兵团体。自由撰稿人Leah Sottile透过《纽约时报》发表深入揭秘“布加洛男孩”的长篇调查报道中,以“乱局代理人”(Chaos Agents)形容他们,点出他们正在利用一浪接一浪的政治乱局,测试自己奉为圭臬、并热切追求的“社会崩溃理论”。

他们拥护个人自由至上的观念,支持拥枪权等宪法赋予的自由权利,主张以武力推翻现今充满不公义的社会秩序,甚至不惜发起“第二次美国内战”,有相关组织在大选前夕策动刺杀密歇根州州长,正是以激进暴力的手法,正面挑战政府与执法机关。

BLM席卷全美,和平示威者固占多数,但亦出现不少暴力事件,令整场运动成为流血冲突的火药库。(Getty Images)

“布加洛男孩”最早在2012年源起自右翼网络论坛4chan里讨论枪械的子版面,会员间组织松散,甚至组织内部成员的政治诉求都可能各有不同。他们认为反种族歧视示威与他们反对执法权力过度膨胀、抗议社会不公义等理念同出一辙,故大多数“布加洛男孩”都支持BLM,甚至不少成员进行暴力挑衅,与执法部队正面冲突。在他们眼中,“布加洛男孩”是负责维护所有人得享自由权利的拥枪组织,崇尚以暴制暴,实现武力推翻现今社会秩序的理想。

数月前,地方政府实施疫情禁令期间,各地的“布加洛男孩”也曾发起持枪游行,借此威迫地方政府解除防疫封锁措施。6月,加州执法部门拘捕了两名被指与布加洛有联系的疑犯,二人被指先后枪杀了两名执法人员。

“布加洛男孩”在短短八年间,由一个论坛子版面一跃而成荷枪实弹的半民兵团体,然而却结构松散,支持运动的组织及人士具体数目不明。

当穿着夏威夷恤衫为识别标志的“布加洛男孩”站在街头时,往往会揹上军装背囊、手持长枪,表面上与接受专业训练的职业军人几乎无异。“布加洛男孩”也不期然与枪械暴力划上等号,给别人威吓、惧怕的感觉,以追求颠覆社会秩序。

在密歇根州参与示威的“布加洛男孩”。(Getty Images)

身处网络世代,社交媒体根据用家爱好订制内容的强大演算法,进一步发挥极端光谱意识形态群的“围炉”效应。显然地,这类声音对维系民主和修补党际派系裂缝有害无益,加剧当代美国社会左右分裂的情况。不幸地,美国在这充满动荡的一年,此现象急速恶化,从网络虚拟角力,上升到两党政治冲突的层面。

极左极右冲突的躁动声音,不会因11月总统大选结果出炉戛然而止。无论哪位候选人当选总统,都需要正面处理美国社会两极化的核心问题。一派厌恶种族歧视、当代极端资本主义和金权政治;一派憎恨激进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两者有求同存异的和解机会吗?这个问题不应流于两党候选人诉诸选举角力的筹码,它已昭示美国下一任总统未来亟待处理的深层次社会矛盾。

(节录)

上文节录自第236期《香港01》周报(2020年10月19日)《政治光谱两极化 美国第二次内战的隐忧》。如欲阅读全文请按此试阅周报电子刊,浏览更多深度报道。

236期《香港01》周报精选内容:

押后《施政报告》背后 特首有必要上京“跑部”

香港在“双循环”格局中担要角

中央连掴港府几巴掌 请林郑班子做好“港人治港”

公开调查 明晰理据 “钉牌”纵有理 教局须服众

疫症时代 两岸三地美术馆伺机变阵

染疫特朗普亲当“白老鼠” 单株抗体疗法乃“通往疫苗桥梁”?

政治光谱两极化 美国第二次内战的隐忧

张艾嘉:当大家都在后退,就是我进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