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野鸡大学” 疫情势加速教育产业化革新
疫情肆虐全球,澳大利亚部份大学因国际学生数目大跌而面临现金流危机,并处于“高财务风险”的艰难困境。校方和多间银行洽商加大借贷额度,以纾缓短期的财政压力,并与员工商讨裁员和减薪安排,希望长远减轻经营成本和平衡开支。
“大学莫财”对校方而言固然是危机,但从另一方面看也不失为摆脱过度依赖海外留学生的契机,甚至借此改革大学产业化以来的种种毛病。
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La Trobe University)的声明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正导致高等教育界面临资金短缺和不确定性。”澳大利亚政府预测,当地大学今年可能裁减21,000个全职工作,其中包括7,000个研究工作。
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国家也正在发生。吸金力强的美国私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 Hopkins University)预计,下一个财政年度将亏损数亿美元。根据欧洲经济咨询公司London Economics(LE)的数据,由于新学年的入学人数下降,预计明年英国大学面临的损失至少达25亿英镑(约242亿港元)。
西方英语国家的大学一直成功吸引无数国际学生前往当地留学,疫情对校方的影响和冲击甚大。国际学生每每支付数倍于本地学生的学费,因此也是学校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
以美国为例,2019-2020学年取录36万中国留学生,海外留学生每年为美国贡献的经济收入更高达450亿美元(约3,487.5亿港元)。英国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人数近年也大幅增加,2017-2018学年,中国留学生人数接近11万。此外,澳大利亚的中国留学生占2018年国际学生的三成八以上,海外留学生每年为该国带来约200亿美元(约1,550亿港元)的收入。
留学生锐减对大学的研究亦带来影响,如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这些研究密集型大学,研究经费大多由国际学生的学费作补贴。
汰弱留强 “野鸡大学”恐难生存
除了留学生大幅减少,经济衰退亦带来重挫,过往大学依赖的私人资金捐款也将大减。“大学莫财”迫使高等教育界不得不正视长久以来的挑战,如学费暴涨和精英主义等问题。
研究高等教育政策与实践的美国亚利桑那大学(University of Arizona)教授Jenny Lee表示:“世界各地大学所面临的资金短缺,或许意味一些大学将永久关闭或与其他院校合并,尤其是规模较小的大学。”这多少预示了部份“野鸡大学”可能无法生存。
不少大学透过创新的方法来应对,例如亚利桑那大学的“微型校园”网络计划,将大学与国外机构合作配对,让外国学生在网上报读该大学课程,并接受所在地导师的面授教学。
其实,大学产业化的问题讨论已久。当大学数目日益增加,加上发达国家的“少子化”现象,令收生不足等情况加剧,需要为此找寻解决方案。未来的教育产业化或朝两个方面发展。
一是建立教育资源优势,吸引外来学生就读,纾缓因少子化造成招生不足的困境。
随着网上学习科技变得成熟,未来的大学教育不再受时间、地点和人数限制,传统大学学额将不再具有任何意义,或将彻底突破“收生樽颈位”。这或有助大学大幅调低学费,还可为热门的大学和抢手的课程增加收生数目。可以预见的是,未来高等教育势将改头换面,除了科技的改进,大学也可能面临选择,决定成为研究型大学或是专攻教学。
以教学型大学为例,日后或需要专聘明星级学者、教授,或者擅长教学的导师,并需要投入资源在网上教学相关的设备和配套上。擅长研究的学者则会进入研究型大学,从事学术研究的工作。这将进一步扼杀“野鸡大学”的生存空间。
二是与产业结合发展,既能创造收入,也能培养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减少因学位贬值所造成的大专生失业问题。
踏入“大学4.0”?
面对当今高等教育界竞争激烈的形势,世界各地的大学将因自身利益影响而有所调整。正如拉筹伯大学副校长John Dewar表示,一种新型的大学正在兴起:“就个人而言,我着迷于生态大学,即大学与周边社区紧密联系,提供免费的知识资源,并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以创造更美好的世界。”他相信,这将是无可避免且正在发生的事。
他认为,未来大学的发展,即“大学4.0”,将由“以自我为中心”转变为“为他人服务”。他们将与相关行业和社区紧密相连,并将致力于满足学生的需要。未来的大学将为学生提供随时随地的实时学习机会,提供全天候服务,并将按学生需要“度身订造”目标。
这意味着学生能够透过多元化的模式学习,不论是在校、混合模式或网上学习之间可无缝切换,以适应不同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大学未来也许不再仅仅提供学位资格,随着世界不断变迁,以及科技的发展,或许需要不同的职业技能,以至推动终身学习。未来的大学也许会朝多元化和短期课程发展,亦会与不同行业合作,建立崭新且切合业界需要的就业技能及专业资格。
上文节录自第221期《香港01》周报(2020年7月6日)《 教育产业化 告别“野鸡大学”》。如欲阅读全文请按此订阅周报,或按此试阅周报电子刊,浏览更多深度报道。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
《港区国安法》的通过,几乎预示着本地“港独”思潮末路。本土派“国师”陈云宣布退出香港社运,为此作了注脚。然而,这股激进思潮从何而来?如何将香港拖入政治撕裂的境地?今后又将往何处去?
【深度解读】港区国安法对中国刑法的继承与调整
细审《港区国安法》,不难看出条文基本上以中国《刑法》作为基础,可谓是中央在法律层面尝试统合“一国两制”差异的首次尝试,不管隶属任何政治立场,都有必要冷静理性看待这条新的香港法律。
【01倡议】四方面着手与年轻人复和
反修例运动爆发一年后的今天,被捕人数直逼9,000,面临法律检控,当中多为年轻人。仅靠刑事后果未必能令年轻人守法,《香港01》倡议在法律、心理和社会关系层面支援年轻人,帮助其解决问题,真正修补社会撕裂。
【其他精彩内容】
在台湾,无声抗争的陆生面向无门
迎战云端游戏 主机如何不死?
疫情促使改变 欧洲艺术界走近大众
阴谋论何以得逞? 无知是恐惧的最佳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