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惧疫情影响 香港成缅甸最大外资来源地

撰文: 伍振中
出版:更新:

根据缅甸投资及公司局(DICA)的最新一季数据显示,香港成为缅甸本财政年度的第一大外资来源。疫情之下,港商在缅甸的业务难免受到一定影响。不过,缅甸香港总商会的问卷调查亦显示,大多数港商无意因为这几个月的疫情,而大幅改变现时在缅甸的投资战略。

缅甸仰光,民众在商店选购口罩。(Getty Images)

去年十月至今年四月,香港资金对缅甸国内的承诺投资金额达13亿美元,占缅甸投资及公司局58亿美元的年度目标23%。缅甸本财年的香港投资主要由地产、电力及成衣制造带动。

缅甸香港总商会主席、胜道集团首席发展总监及高级执行董事关治平称,其集团将开发新项目,并正扩展地产以外的业务。他提到,胜道集团在仰光的首个旗舰项目The Central获得不少奖项,深受缅甸本土及外派人员欢迎。他们亦准备在这季度启动第二个大型综合项目,以及增加公司土地储备。

在香港上市的电力投资营运商伟能集团亦是缅甸的主要投资者。最近,伟能集团正与中国技术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建设缅甸首个液化天然气发电项目。首席战略官李小明说:“我们在2015年以灵活发电方案进入缅甸市场,这些年来目睹缅甸在法律和监管制度取得令人鼓舞的进步。缅甸市场对我们的长远发展甚为重要。我们很乐意继续投资缅甸,尤其是能源方面。”

至于成衣制造业,i-Land工业城总裁谭志华提到,近年有不少内地及香港的成衣制造业投资者来缅甸设厂。他说:

我们的客户有八成以上来自劳工密集的成衣制造业,并在近年陆续有漂染厂、注塑及电子装配等各行各业进驻。我们的工业城亦要扩充以迎接商业和住宅等其他需求。

香港贸易发展局泰国及南亚代表周祐生提到:“香港贸发局观察到产业迁移的需求旺盛,我们正计划带领成衣及鞋履考察团前往缅甸,视乎疫情及出入境限制的实际情况。”

在缅甸皎漂,当地女工在码头劳动。(新华社)

对缅甸前景具信心

根据官方数据,缅甸至今录得二百多宗新冠肺炎确诊个案,六人死亡,防疫工作似乎相当理想。因应疫情,缅甸政府采取各种管制措施,包括暂停外国商业航班起降,停止核发所有外国公民的签证。仰光、曼德勒等地区在四月起实施宵禁,民众每天晚上10时至翌日早上4时禁止外出。

缅甸香港总商会在五月份对64名会员发放问卷,调查疫情对会员公司的影响,研究商会及政府可以如何支援企业。问卷得到超过半数会员回答。

虽然受疫情及相关措施影响,全数受访者在缅甸的业务仍然营业。半数受访者营业额下跌,平均幅度为47%。15%表示其营业额没受影响,另外35%的营业额更录得增长。

47%的受访者支持政府放寛限制措施,而27%不支持放寛。至于具体措施,建议包括降低21日强制集中隔离措施、分阶段开放旅游、在一定预防措施下容许商业重开。受访会员亦希望政府能退税或暂缓缴税、简化出入口程序、暂缓偿还贷款或取得政府贷款担保以支持业务。

在缅甸仰光,戴口罩的民众在佛寺参拜。(Getty Images)

77%受访者打算在未来十二个月维持缅甸的经营规模,21%更打算扩张,原因包括看中疫情后的经济复苏及对缅甸的潜力具信心。只有3%的受访者打算减少规模。而能令其回心转意的因素则是降低利得及个人所得税。

缅甸香港总商会主席关治平表示:“调查结果与我们预期相符。商会将继续努力,协助香港企业投资缅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