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美国:高举自由的右翼

撰文: 毛咏琪
出版:更新:

“这些都是极好(great)的人。”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周日(4月19日)记者会上,这样形容美国连日上街反禁足的示威人士,表态支持美国尽早重开经济,跟部分实施强力封锁政策的州长及公共卫生专家福奇(Anthony Fauci)“唱反调”。那些要求解除封锁的民众,有的挥着美国旗、有的挥着枪枝、有的戴着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红色鸭舌帽,为“自由”而奋战。

4月20日,女示威者在集会上举起“开放宾夕法尼亚”及“美国是自由的国土”等标语。(路透社)

美国反禁足示威在过去一星期遍地开花,大多数示威者都没有戴上口罩等防护装备,只戴上示威横额、旗帜等,有些人更带同孩子上街,显示对病毒无畏无惧,只求解除封锁。

特朗普上周开始已逐渐表态支持示威者,在twitter上连发三推:“解放维珍尼亚,拯救伟大的第二修正案!这是围城了(under siege)”、“解放密歇根”、“解放明尼苏达”。他又赞扬示威都是井然有序,人们“保持了六呎距离”,批评部分州长管控过严。

特朗普连发三推,支持“解放”三个州份。(Twitter)

尽管同型别的反禁足示威在多个州分及城巿出现,惟特朗普“点名”解放的三个州分都由民主党州长管辖,政治含意甚浓。而纵观全美,民主党籍的巿长州长比起共和党的,普遍采取更严格的封锁措施,凸显蓝、红地方政府防疫施政上的差异。

随着示威情况扩大,专责处理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染病专家福奇日前在访问中,再次公然跟特朗普唱反调,指出过早重开经济和恢复正常生活,恐怕带来更大伤害。“除非我们令病毒受控,否则经济不可能真正地恢复。”他指出,跟随联邦指引逐步恢复经济活动,可能是“痛苦”的过程,但过于急进恐怕会擦枪走火。然而,这位科学家也成了一些右翼示威者的攻击物件,要求特朗普辞退福奇。

不自由毋宁死?

目前,美国虽为全球最多确诊病例及死亡个案的国家,累计病例达78.7万宗,逾4.2万人死亡。不过,多数病例乃来自纽约州(25.3万)及旁边新泽西州(8.8万宗),仅随其后的马萨诸塞州(麻州)、宾夕法尼亚州及加州的案例均在3万多宗左右,死亡个案为一千多。纽约疫情相信已过高峰,其他多州病例也呈回落势,民众都急不及待“松绑”。

各地连日开始都有示威者上街要求政府撤销禁令,允许民众恢复出行及企业复工,密歇根、华盛顿、俄克拉荷马、得州、科罗拉多、伊利诺伊、亚利桑那等多个州分都出现示威,参与人数由数十至二千不等。骤眼看来,这些示威者不分年龄,不同肤色,却不约而同打着“还我自由”、“解放”(Liberate)等旗号。

拥枪派出席反禁足示威,一名男子摇着“特朗普2020”的助选旗帜。(美联社)

拥枪派、保守派基督徒、阴谋论者

除了要求复工、企业重开等经济民生诉求,各地示威也夹杂了政治及文化诱因,这也可从人们的打扮和标语中看出端倪:很多示威者都穿上美国字眼或星条旗图案,不少是特朗普支持者,摇着“特朗普2020”的选举旗帜;在宾夕法尼亚州一场示威当中,则包括了一些*反疫苗人士,手执“我们拒绝强制疫苗”、“反对口罩。我的身体,我的选择”等标语;一些极右“拥枪派”(pro-gun)组织在威斯康辛、俄亥俄、宾夕法尼亚等州发起反禁足示威,手持长枪上街。

*注解:科学界普遍相信疫苗是安全和有效的,然而有关疫苗的阴谋论近年再次流行起来,尤其在美国。长久以来,美国人对大型药厂不信任,有关“疫苗有害”的说法层出不穷,包括指药厂制造病毒再生产疫苗骗财。每年“声称因接种疫苗受伤害”的人控诉索赔额达数亿美元,民间除了有“反疫苗运动”,亦有组织专门为疫苗受害者索赔。

“病毒是假、疫情也是假的”

此外,美国著名极右的阴谋论者Alex Jones,也在得州奥斯汀一个集会中亮相,未理卫生呼吁,跟民众握手,还发言形容居家令就如纳粹行为,这场封锁就如“21世纪的战争”。的确,我们可见不阴少谋论充斥在美国各地示威之中,有些标语质疑“病毒是假”、“传媒都是假新闻”、“20万人死亡是假新闻,2200万人失业才是真相”等。

示威者之中亦不乏保守派基督教信徒,一项由右翼美国组织进行的民调显示,全国九成的宗教场所都停止服务。因此,开始有宗教保守人士质疑,“为何卖酒的商店与杂货铺能照常营业,教堂不能呢?”信徒们起初都乐于留在家中祷告,但随着居家令日子渐长,也渐渐失去耐性。

阴谋论者Alex Jones在得州奥斯汀的集会上,不理当局减少接触的呼吁,跟民众握手。(路透社)

《侍女》作家:封城并非反乌托邦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封锁及限行政策也广泛实施,最初欧美等西方国家对于此类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有所抗拒,但鉴于疫情的严重性,各地都落实不同程度的居家令或商业限制措施。美国却对于限制自由的抗疫方法,反弹来得特别大,社会分歧也渐渐严重,极右及各种阴谋论更乘势而起,均以“自由”挂帅反对居家令。

“当人们恐慌时,总希望能指责什么。”加拿大女作家Margaret Atwood笔下的《侍女的故事》(The Handmaid's Tale)描写反乌托邦的极权国度。她近日接受BBC Radio 5节目访问,直指各国因应疫情采取的封锁措施,是一种紧急状态(emergency crisis),不应被视为反乌托邦的做法。

反乌托邦是一个计划出来、令人活得不适的国度。但这次(封城)并不是有计划的,政府实施的某些措施或许令人不适,但这非刻意的极权(deliberate totalitarianism),这些都不是刻意安排的。
《侍女的故事》作者Margaret Atwood
亚利桑那一名示威者跟医护人员对峙。(美联社)

虽然美国右翼示威人士在街上大张旗鼓,但不等于主流美国人支持尽快取消居家令。Reuters-Ipsos周二公布的民调显示,72%受访者赞成继续实施隔离措施,直至医生及公共卫生专家认为安全为止。当中包括55%共和党人、88%民主党及70%无党派人士。NBC与华盛顿邮报的联合民调亦显示,近六成美国人担心州政府过早撤销居家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