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naz Semmelweis将洗手概念带到医院 Google向感染控制之父致敬

撰文: 梁凯怡
出版:更新: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俗称武汉肺炎)疫情下,“洗手”似乎已经成为一项“求生技能”。不过原来在19世纪以前,医生没有洗手的习惯。直到匈牙利医生泽梅尔魏斯(Ignaz Semmelweis)呼吁洗手,医学界才开始发现洗手带来的好处。Google 3月20日特别透过Doodle向这位“感染控制之父”致敬。

19世纪的医院实际是病毒的温床,当时的医生绝少洗手或者清洁医疗用具。如此恶劣的卫生环境下,患者的死亡率极高,医院也被称作“死亡之屋”(death house)。当中不少产妇因为子宫感染引起产褥热而不幸死亡。

经过研究,泽梅尔魏斯认为产妇的死因是源于医生从手术室将传染病经双手带给产妇。1847年3月,泽梅尔魏斯出任维也纳综合医院(Vienna General Hospital)妇产科主管,要求所有医生用氯化石灰溶液洗手。

根据大英百科全书(Encyclopaedia Britannica),泽梅尔魏斯提出洗手的概念之后,产房死亡率从原本的18.27%大减至1.27%,1848年3月和8月,他主理的产房甚至没有人死亡。

不过当时的医学界仍然质疑泽梅尔魏斯的概念。不断遭到抨击的泽梅尔魏斯将那些不洗手的医生标签为“杀手”。后来他变得愈来愈古怪,其后入住精神病医院,最终死去,终年47岁。泽梅尔魏斯死后,他的理念才透过疾病细菌学说获得广泛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