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评论:香港正显现“失败国家”的征兆

撰文: 伍振中
出版:更新:

空空如也的超市货架、群众哄抢日用品、疫症期间口罩等医疗物资严重不足……这些有如“失败国家”(Failed State)的社会状况,竟然发生在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彭博社》评论员Clara Ferreira Marques以“香港正在显露一些‘失败国家’的征兆”为题,指出香港政府在新型冠状肺炎(2019-nCoV)疫情时的应对不力,以及由此造成的社会乱象,几可与委内瑞拉、刚果民主共和国等传统“失败国家”相比拟。

《彭博社》评论文章以“香港正在表现一些‘失败国家’的病征”为题。

“这里不是金沙萨(刚果民主共和国的首都)或卡拉卡斯(委内瑞拉首都)。但这也不太像一个环球金融中心。”文章作者Clara Ferreira Marques引用一张香港超市货品被抢购一空的照片写道。

说到“失败国家”,很多人会联想到南美洲的委内瑞拉。在总统马杜罗(Nicolás Maduro)治下,国家连年通胀,民不聊生,大量移民涌至邻国避难。如今这一形容词,竟被国际传媒用来形容香港的情况。(Getty Images)

“所谓脆弱的国家,通常的定义是政府不能保护人民及其基本日常需要,它的合法性也受到质疑。”“当疫症爆发,以及多月以来政府处理民主示威的不力,现时的香港逐渐符合以上条件了。”

自今年初肺炎疫情由湖北蔓延,香港的确诊个案亦渐渐增加,仍存在社区爆发风险。截至2月10日,本港累计确诊个案达38宗,其中1人死亡。口罩等基本防疫用品已连续数周缺货,且因多数内地工厂无法复工,网传香港日用品供应将大幅减少,大批市民纷纷涌到超市、杂货商店抢购物资。

【武汉肺炎】口罩“一罩难求”,市民通宵排队买口罩,成为香港不正常的“日常”。(余俊亮摄)

Marques写道,她在香港看到的情况“难以理解”,令她不得不想起自己以前曾采访过的非洲国家及前苏联。

她认为香港的问题不在于疫症或本地医疗系统,而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政府对情况处理不当”。当政府不能控制供应,又未能给予信心,群众已不再相信这个政府“会以他们的利益为依归”。随之出现的“抢厕纸”乱象,这发生在任何国际大都会都是“不能想像”。而这些问题标示着“腐化”(deterioration),将会使行政人员、银行家、商人们带来担忧,下一波的冲击将会更恶劣。

【武汉肺炎】医护工会医管局员工阵线,要求港府“全面封关”,即禁止到过内地的非本港居民入境以防止疫情扩散,但港府无回应诉求,医护发起罢工。(罗君豪摄)

跟新加坡比下去

同样是亚洲金融中心的新加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45宗,比香港还要多。不过Marques批评香港政府应对疫情的反应,跟新加坡相比仍是“比下去”。

新加坡虽然在政府提高警示级别后,也一度有民众哄抢物资,但还未像香港般持续那么久。而且,香港最为缺乏的口罩,新加坡不但供应充足,而且还能免费派给国民。“至少,没有人在排队抢购。”

作者形容,新加坡纵使有所不足, 看起来仍远比香港有能力及准备得好。香港的富户以往只跑到新加坡开户,现在也许会开始转移资金。

新加坡也出现群众抢购日用品的现象。(路透社)

“这里不是卡拉卡斯,至少还未是。但当见到一群女士在哄抢最后一卷卫生纸,我以为自己回到莫斯科了:看着人民正在花掉积蓄,在货币大贬值的恐慌下购买东西……”作者以前苏联崩溃时的社会乱象与今天的香港作比较,最终总结出:香港已经出现了一些“失败国家”的征兆。香港的优势已不复在,因为它愈来愈无力提供一个容许资金自由流动、法制健全,以及能够保障海内外人员安全的良好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