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淘金热】急于洗脱“毒品”形象 大麻业界崛起的挑战是?

撰文: 罗保熙
出版:更新:

尽管美加有愈来愈多地区把大麻合法化,但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大麻与其他毒品未必有太大差别,部份人更会觉得,在相关行业工作犹如从事不法勾当。大麻产业在外界备受看好的同时,似乎与其“黄金时代”尚有一段颇长的路要走。
(此乃【绿色淘金热】系列报道之二)

承接上文︰【绿色淘金热】由农业到高等教育 大麻合法化引爆北美新兴产业

自称大麻行业之父的Steve DeAngelo,2006年和拍档于加州开设大麻药房和种植公司,他认为早期的大麻企业家是世上最好的大麻专家,但坦言没有太多机会学习主流的商业技巧,如财务、市场营销等。

他又表示,大麻业者普遍跟他一样,急于洗脱被视为“高端毒贩”的不良形象,像业内坚持称呼大麻为Cannabis而非Pot、Weed或Marijuana,又会把大麻烟说成“花”,把哈希(Hash,即从大麻花焙干压榨的树脂)说成“萃取物”,并把大量吸食大麻的人美化为“高人均消费的顾客”。

大麻行业正积极扭转外界对大麻的固有不良形象。(Getty Images)

DeAngelo明白要扭转外界观念需要下点工夫,他认为吸收专业管理人员对大麻公司发展有重要帮助。因此,他聘请了从事地产行业的律师Menna Tesfatsion为其公司新任营运总监,希望长远而言,这些专业人才能帮助业界拓展。

各地法规亦规限大麻企业的发展。美国联邦法律便明文规定使用、贩售和持有大麻均属违法,故大麻企业向来难以获得银行服务,与大麻企业合作的金融机构亦须尽职调查,包括向当局提交可疑活动报告(Suspicious Activity Reports, SARs)。因此,与大麻或CBD相关的企业难以在银行开户。不过,在去年12月3日,联邦金融监管机构发表声明,正式更新了大麻工业在银行系统的法律地位,银行不需要再采取额外的步骤来追踪有关业务的账户。

+2

另外,美国国会前年已将大麻作为农作物合法化,并指示农业部开始规范大麻的生产。部门花近一年时间为行业制订规则,只要大麻企业能证明自己遵守农业部许可证要求,银行就可像其他客户一样对待大麻生产商。

政府和银行业的支持对大麻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Getty Images)

去年11月,美国众议院司法委员会通过法案,将大麻在联邦层面合法化,惟法案在参议院未必能成功闯关,大麻在联邦层面尚属违法,各银行还须认真审视当中的细节和风险。但相信随着愈来愈多州份合法化,加上业界努力洗脱不良形象,有利大麻产业发展的政策和安排也将日益完善。

发展不似如期?

纵使有许多利好业界的因素,但大麻始终并非一般农作物,有意投身行业的人,事前难免要仔细思考。回顾加拿大大麻合法化逾一年后,大麻商店的生意确实源源不绝,以距离多伦多一小时车程的小镇Hamilton的大麻商店Hello Cannabis为例,该店是安大略省境内50间大麻店之一,售卖大麻烟、大麻油和药丸等各式大麻产品,每日有多达700人光顾。老板Oliver Coppolino表示,现时当地每间大麻商店约有30万名潜在顾客,认为市场需求庞大,对此感到十分开心。

在这间店内,墙上设有大荧幕显示店内各式商品,店员亦会提供贴身的建议。惟 Coppolino指出:“基本上,我们的主要问题在于供应,我们要经常保持一定货量,但热门货品往往很快售罄。”

大麻业界正面对的是供不应求的难题。(Getty Images)

供应短缺只是业界面对的众多问题之一,还有产品质量和一系列法规问题,一些大麻企业更因而惹上麻烦。加拿大最大的两间大麻生产商Canopy和Aurora最新一季的销售额大不如前,有分析指,这是因为大麻行业还未准备好迎接“黄金时代”。

大麻业务发展不似预期,原因很多,包括加拿大卫生部在审批种植及销售许可方面耗时长,往往历时一年以上,导致产品要经一段长时间才能推出市面,令供应出现断层,大麻种植商亦没适时扩大产能,令供应不如预期。

此外,不少企业的盈利不如理想,和庞大的营运开支相比,赚取的毛利偏低。还有利润原本较高的大麻衍生品,如食用大麻、大麻饮品、大麻电子烟、大麻外用品和大麻浓缩物推出市场的时间有所延迟等等。

大麻业界指责政府管控黑市大麻不力,影响了行业发展。(Getty Images)

黑市规模庞大 前景复杂难测

然而,真正的核心问题或许是黑市大麻。以加州为例,黑市大麻市场的规模是合法市场的三倍以上,导致“大麻经济”发展出现不少阻滞。大麻业界批评州政府和执法部门监管不力,令非法大麻公司能够避开税收,廉价贩卖大麻。去年,加州合法销售的大麻总额有31亿美元(约241亿港元),但未受监管的大麻货品销售则高达87亿美元(约678亿港元)。类似的情况同样在加拿大出现。

另一方面,美国未全面将大麻合法化,令“大麻经济”的发展前景变得复杂难测,大麻企业的股价亦从两年前的高位大幅回落。在去年八个月内,一众大麻股票平均下跌近六成,90只美加大麻企业蒸发了近600亿美元(约4,680亿港元)的市值。

大麻热潮是时候冷静下来了吗?(Getty Images)

大麻投资公司Blaze Capital行政总裁Justin Caron表示,在2016到2018年大部份时间里,投资者很容易便通过大麻股票赚钱,造就了大麻业欣欣向荣的假象,加上许多在大麻股票蒙受损失的投资者是“初哥”,他们在不了解风险的情况下,一窝蜂投资大麻股票。

不论在合法或不合法的国家,大麻长期以来均有一定需求。单计北美黑市,2016年的规模估计达460亿美元(约3,588亿港元)。不少政府在权衡利弊后,发现全面禁止大麻的成本过高,更会因而失去有效监管所带来的税收。

(香港01制图)

目前,全球近40个国家宣布医疗用大麻合法化,列CBD为合法的则有超过50个国家,随着全球各地跟进大麻合法化的问题,“绿色淘金热”势必继续扩展。大麻合法化的趋势并不局限于北美地区,欧洲部份国家如卢森堡,去年也将大麻合法化;亚洲部份国家如伊朗、印度、新加坡等,也开始改变对大麻的看法,中国内地也悄然兴起种植大麻的热潮,部份工业大麻如“云麻一号”可合法种植,用来制造CBD产品出口国外。

诚然,大麻合法化存在诸多争议,除了对健康的伤害、医疗开支以至社会道德等问题,经济因素亦不能忽视。香港跟世界不少地方一样,目前将大麻列为不合法,非法管有、吸食、经营、制造和贩卖大麻均属刑事罪行。然而,大麻的分类和功用众多,包括医疗用和工业用,其背后所带动的经济产业、相关法律及掀起的争议,在全球的讨论势必愈见广泛。

全球范围的大麻合法化和产业发展未来将更为广泛。(Getty Images)

上文节录自第196期《香港01》周报(2020年1月6日)《绿色淘金热 美洲“大麻经济”崛起》。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香港01》周报于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