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骚乱.上】追溯火舌之源:尼日利亚移民与“非洲恐惧症”

撰文: 伍振中
出版:更新:

8月底开始酝酿、9月初进入白热化阶段的南非排外骚乱,已持续数周,至今造成最少10人死亡,超过400人被捕。事件缘于部份本地人抗议外国人(以尼日利亚人为主,还有来自非洲其他国家的黑人)前来南非各大城市就业及生活,抢走许多本地人的饭碗,并带来治安问题。于是在第一大城市约翰内斯堡(Johannesburg)、行政首都普利托利亚(Pretoria)等地示威,并演变成暴力事件。冲突至少造成12人死亡,包括两名外国人。这次骚乱不但令南非与尼日利亚两国关系紧张,更令南非在后种族隔离时代的经济困局浮于水面。种族隔离结束后二十五年的今天,南非局势依然动荡不安,昔日的非洲强国,在这二十多年虽然借着丰富的天然资源,而得以跻身“金砖五国”(BRICS) 之一。可是,这数周的骚乱,将南非涉及深层次族群矛盾的火药库再次引爆,这个雄踞一方的非洲南部大国,再次成为世界焦点。

南非连日爆发针对外国企业的抗议,有民众洗劫商店并纵火。(AP)

9月1日,*约翰内斯堡首先有市民发起示威行动,抗议过多外国人在当地带来治安问题。不过,示威游行演变成暴力冲突。部份示威者冲击街道上外国人开的商店,放火洗劫一空。他们首先对付的目标,是尼日利亚人开的商店、车房。

约翰内斯堡(Johannesburg):南非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国最重要的贸易、文化中心,以及全球最大规模的黄金及钻石交易市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南非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三个首都的国家,各掌不同职能。根据国家宪法,南非中央政府所在地的普利托利亚是行政首都,国会所在地的立法首都为开普敦(Cape Town),最高法院所在地的司法首都则是布隆方丹(Bloemfontein)。由于大部份国家的大使馆都是设在普利托利亚,所以它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南非第一首都。

民怨载道 尼日利亚人当灾 商店受破坏,尼日利亚侨民自然也成为受攻击目标。尼日利亚总统布哈里(Muhammadu Buhari)谴责南非政府放任国内的排外骚乱,并让尼日利亚私人航空公司和平航空(Air Peace)派出免费包机,接送了600多名侨民回国。

为何在这次排外骚乱中,尼日利亚人会成为首当其冲的受袭群体?根据BBC报道,南非政府在2016年发布的官方数字显示,南非国内的尼日利亚人大约有3万人。不过,BBC未能肯定数字有否包括非法入境的无证居民。所以,实际居住在南非的尼日利亚人总数可能远超这个数目。

南非不少本地人对尼日利亚人有十分刻板的印象,认为大批尼日利亚人在国内从事贩毒、卖淫、人口贩卖等不法勾当,严重威胁公共治安。而且,尼日利亚侨民群体前来工作、做贸易生意,也造成了经济上的威胁,分薄他们的社会资源。加上南非和尼日利亚是非洲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无形的竞争引起彼此敌视,本地人对尼日利亚新移民的“入侵”,难免更加“反感”。

南非民众将高企的失业率归咎于新移民。(AP)

尼日利亚与南非是非洲大陆头两大经济体,两者几乎占上整个非洲超过三成的经济贡献。看回尼日利亚,它是非洲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但贸易结构单一,超过九成外汇来自石油收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指出,尼日利亚的石油收益占整体政府收入大约四成。可是,当地的贫富悬殊问题也十分严重。

去年美国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的报告指出,尼日利亚是全球最多*“极度贫穷人口”的国家。全国超过1.9亿人中,有约8,700万人属于极度贫穷,即是相当于46%人口。

“极度贫穷人口”:根据布鲁金斯学会设立的世界贫困钟(World Poverty Clock),研究人员将极度贫穷的标准定于每人每日靠不多于1.9美元(约14.8港元)维生。

所以,尼日利亚虽然是非洲第一大经济体,但财富集中在极少部份人手里,愈来愈多穷人选择到外国赚钱糊口。尼日利亚人口基数大,外流人口变成了各国国外移民的一大来源。南非接收的“新移民”当中,有很多都是来自人口接近2亿的尼日利亚。是次排外骚乱的头号攻击对象,一开始便是尼日利亚人。

形象受损 大国声誉不保

不幸的是,与南非相隔4,000多公里的尼日利亚,因为本国侨民在南非受袭,也发起了抵制南非的“报复”行动。在首都阿布贾(Abuja),有南非人经营的商店被本地人纵火袭击。尼日利亚与南非两国关系,因为这几周的排外骚乱而急速变僵。

尼日利亚第一大城市拉各斯(Lagos)。(Getty Images)

南非总统拉马福萨(Cyril Ramaphosa)也知道事态不妙。虽然在骚乱期间,拉马福萨不断谴责暴力行为,但似乎无力制止示威者的怒火蔓延。

9月15日,拉马福萨公开为国内近期发生的暴力事件,向尼日利亚、津巴布韦(Zimbabwe)等国致歉,更加形容自己对近期的排外骚乱感到“羞愧”。

这已经不是南非第一次的大规模排外骚乱。2008年,源于约翰内斯堡东北部亚历山大镇的街头暴力事件,至少造成50人死亡,当中大部份是来自外国的贫穷移民人口。2015年4月,港口城市德班(Durban)、约翰内斯堡等地出现排外骚乱,至少7人死亡,各国展开撤侨行动。2019年的事件,其实只是部份本地人对“新移民”不满的延续。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骚乱爆发的时间,刚好是南非准备举办世界级会议的日子。开普敦在9月4至6日举办2019年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World Economic Forum on Africa)。这几天正是排外骚乱的最高峰时期,骚乱在这段时期蔓延至南非各大城市。所以,事件被国际媒体大肆报道,这亦让拉马福萨的处境十分难堪。

对内方面,他需要安抚人民,对一些示威者的激烈行为,固然需要强烈谴责;但同时,毕竟这次排外骚乱是由多年来本地人对外国人的移居所产生的冲突积累而成,拉马福萨总不能对大部份温和反对声音都漠视不理。对外方面,除了这次冲突重点的尼日利亚人之外,由于后来部份人开始转而暴力攻击来自其他非洲国家的移民,例如来自赞比亚(Zambia)、莫桑比克(Mozambique)和津巴布韦等国的外国人。于是,运动升级为一场涉及南非多个友好国家的外交事件。其他非洲国家纷纷指摘南非政府无力打击暴力,甚至作出抵制。譬如中非国家赞比亚便立刻取消了跟南非国家队的足球友谊赛,以示不满。

祖马下台后,拉马福萨(图)成为新总统。图为拉马福萨当选总统后,议员拍掌祝贺。(路透社)

非洲统合 加剧排外情绪

自1994年以来,南非踏进后种族隔离(Post-Apartheid)时代,从白人统治过渡到超越种族的民主政制,民主成份高了,可惜未能通过有力的政党管治好国家。譬如前南非总统祖马从2009年起执政十年,被认为是南非结束白人统治时代以来,经济衰退和官员腐败最严重的时期。不过,南非本地居民的示威演变成暴力行为,却将南非近几年来高失业率、发展停滞的经济困境,全然归因于“新移民”身上。

我们可以从较宏观的角度,来看这次南非排外骚乱。对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南非来说,本地人对“新移民”的痛恨,其实折射了近年非洲各国统合过程中的潜在危机。

非洲的经济统合虽然加强了各国的经贸合作,理论上达到各有各赢。实际上却无视了非洲各国之间的经济实力差距。即使南非近几年的经济发展停滞不前,但它在区内仍属第一等强国。2018年,南非的GDP总值超过3,700多亿美元,占整个非洲大陆GDP总值的16.1%。而南非的人均GDP,更是尼日利亚的3.2倍。依仗蓬勃的黄金交易市场、健全的金融体系、法治、基建设施等,南非吸引大量国外移民来投资、开店做生意,基层移民则前来寻找工作机会。

南非吸引大量国外移民来投资、开店做生意。人口增多,当地的社会资源分配更形困难。(Getty Images)

2018年3月在东非国家卢旺达(Rwanda)首都基加利(Kigali)完成签字仪式的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协议(African Continental Free Trade Agreement, AfCFTA),也许是让南非人更加担忧非洲统合的一纸条文。AfCFTA让签约国之间的人口流动、跨国运输、贸易变得更加方便,意味着更多的“新移民”有机会来到南非,随时激发本地人的排外情绪,加剧族群对峙。

不只是远在西非的尼日利亚人,还有来自其他邻近国家如津巴布韦、莫桑比克的人到南非寻找工作。因为非洲撒哈拉以南国家的经济持续未见改善,各国人民纷纷前往机会较多、发展程度较高的南非“揾食”,大批新移民涌入,从而构成的外来人口压力,也是南非本地居民为何会有“恐非症”(Xenophobia)的主因。

而且,这个“恐非症”也不是近期才有的社会现象。从2008年大规模排外骚乱到今天,以及这十多年当中大大小小的零星冲突,其实就是与部份南非本地人的“恐非症”一脉相承。类似本月初的排外骚乱,短期内会再度发生,绝对不是杞人忧天。

上文节录自第181期《香港01》周报(2019年9月23日)《南非骚乱火舌之源 尼日利亚移民与“非洲恐惧症”》。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于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