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大火】圣母院意义重大 经历过战争破坏仍难逃一劫

撰文: 欧敬洛
出版:更新:

巴黎圣母院(Notre-Dame de Paris)被大火吞噬,场景让不少法国人为之震撼,甚至有人哭起来。这不只是因为圣母院是著名的历史建筑,圣母院与艾菲尔铁塔一样,是法国的象征。

看着圣母院发生大火,正在围观的人们无不感伤起来,有表示难以置信的,有跪下来祈祷的。(Getty Images)
巴黎圣母院失火位置。(香港01制图/Google Earth)

圣母院始于1163年,路易七世时期动工,至1345年完成。圣母院不仅是当今最著名的哥德式建筑,也是法国作家雨果小说《钟楼驼侠》的舞台。《钟楼驼侠》法语原名“Notre-Dame de Paris”,而Notre-Dame de Paris正就是巴黎圣母院的法语名称。

圣母院经历过破坏与战争

圣母院对上一次遭受严重破坏,是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革命者为推翻宗教皇权的统治占领了圣母院,在教堂内大肆破坏,多件圣物及雕像被毁,但圣堂建筑遗留了下来。

其后在普法战争、一次、二次世界大战中,圣母院亦侥幸逃过一劫。所以当法国人目睹教堂遭大火焚烧,所有人都觉得难以置信,大为震惊。

大火中圣母院大堂内的景象,祭坛内的十字架屹立不倒。(路透社)

圣母院内主持多次重大历史仪式

圣母院的历史意义,还包括了在院内发生的事件。1431年,最后的英格兰国王亨利六世在圣母院加冕;拿破仑在1801年同意重建遭法国大革命破坏的圣母院,他在1804年同于圣母院加冕为王。

1909年,时任教宗庇护十世在圣母院为当年协助法国抵抗英国入侵的圣女贞德宣福,并于1920年封圣,圣女贞德成为了法国最伟大的象征之一。

圣母院亦曾为当今著名的政治人物、前总统戴高乐及密特朗奏起安魂弥撒。至现代今天,圣母院继续每天举行各种仪式,每年近2000次。

圣母院每年吸引1300多万名旅客参观,它就是罗马天主教在法国的中心。对当地人来说,圣母院可能只是日常常见的宗教建筑之一,更不会是经常到访的地方。但其象征意义是重大的,就如雨果与他的《钟楼驼侠》一样,圣母院是法国人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