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府停摆】公务员无粮出即断水断粮 折射美国人的“透支消费”
美国政府停摆已有一个月,逾80万名公务员需要暂时停工,或在没薪水的情况下开工。政府停摆困局至今仍未有解决迹象。很多联邦政府公务员已无力支付房租、贷款和信用卡开支。更有众筹网站发起“政府停摆直接救济基金”(Government Shutdown Direct Relief Fund),协助联邦雇员挨过“无粮出”的日子。
相信身处香港的读者不禁困惑,在公务员体制发展极度完善的美国,为何没出一个月粮的公务员,会落至排食物银行、拿免费餐、拿免费生活用品等不堪景况?
美国政府停摆期间,大批公务员纷纷在社交平台以“#shutdownstories”(停摆故事)标签为题诉苦,因停工停酬关系,需要节衣缩食,减低生活开支。首都华盛顿有餐馆专为受停摆困局影响的公务员提供免费膳食。也有企业为他们提供交通、剪发等服务,协助渡过难关。
虽说美国联邦公务员,是党派之争下惨被牺牲的一群,拖欠薪金的错当然是落在为政者及政客身上。可是,拉远一点来看,撇除政治审度,或可观察到一点:就薪金而言,先不论外判职工,美国联邦公务员在国内算不上低下阶层。那么,为什么停薪仅一个月,大批公务员连衣食住行都成问题?
按照美国联邦公务员薪酬总表,最低级员工的最低月薪水平是1484美元(约11575港元)。但不同级别的工资水平差别很大,有超过19%联邦公务员年薪超过10万美元(约78万港元),即每个月约6.5万港元。
储蓄观念较弱 先使未来钱
这可能关乎到美国人过去一世纪以来习以为常的“透支消费”习惯所致。“先使未来钱”一向被视为美国消费文化的最明显标签,从政府停摆一个月以来,公务员生活捉襟见肘的现象可以看到,很多美国民众未必有着一般香港人认知的储蓄观念,拥有数个月的紧急生活储备。
来自伊利诺伊州(Illinois)的Ellen Stringer在Twitter上诉苦:“我老公是联邦雇员,一家仅依赖他的收入过活……我们刚刚得悉他还有一千元卡数尚未付清。政府停摆威胁着我们的个人安全。”
联邦雇员的景况如斯,可以想像,一旦停薪情况出现在私营机构,缺乏公务员福利保障的一众打工仔,可能会顿失应付生活基本开支的能力。
信用卡文化的魔力
美国透支消费文化之滥觞,在于信用卡的普及。2018年首季度,美国的信用卡债务总额已超过8250亿美元,与2008年金融危机前美国信用卡债务总额的历史最高值,相差不远。众所周知,信用卡的起源地就在美国。1951年,美国商人麦克纳马拉(Frank McNamara)推出了第一张供大众使用的现代信用卡,称为“大来卡”(Diners Card)。持卡人可以在特定餐馆出示卡片,便可记帐消费,不必交付现金,业务范围随后开始扩展至其他零售行业。
富兰克林国民银行(Franklin National Bank)是第一间发行信用卡的银行,其后美国运通公司(American Express) 等近一百间银行先后在50年代加入发卡行列。由于初期业务市场不大,国内银行纷纷发卡却导致许多银行因背负太多坏帐而退出市场,甚至落至破产地步。
不过,透支消费文化从此深植美国消费者行为之中,亦随着全球化进程,成为新世代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而VISA和MasterCard两个现今最普及、提供多元货币结算及清算的信用卡系统,亦是在五、六十年代创办于美国加州,至今每年处理交易总数以数百亿笔计。
国家带头“借钱”!
不只美国民众,就连美国政府自己也依赖债券借钱。中国和日本一直都是美国的最大海外“债主”。即便上年中中美贸易战升温,中国持有美债的规模持续缩小,但根据7月的数据显示,中国仍持1.17万亿美元债券。由于美元至今仍是全世界最稳定的货币,故仍吸引海外国家不断增持美债,稳定金融市场秩序。这样,就难免形成借钱不断的恶性循环,以债偿债,应付美国长期以来的财政赤字问题。负债消费,可说是美国社会生态的天然寄生物。
位处纽约曼哈顿区第六大道的美国银行中心(Bank of America Tower),地下入口有一个称为“国债钟”(National Debt Clock)的电子看板。“国债钟”的持有人是杜斯特房地产集团(Durst Organization),由集团前董事长塞摩尔(Seymour Durst)在1989年设立。
“国债钟”除了实时更新美国的最新国债总额,还有一个栏目,写着“你的家庭平均需负担:XXXXXX元”,意在警示全美国人民均需正视的国债问题。
而根据“国债钟”最新的数字,美国现时的国债总额,即将突破22万亿美元,是十年前的一倍。
在美国透支消费习惯根深柢固,再加上相对薄弱的储蓄概念, 这就可以大约了解,为何即便是联邦公务员,一旦出少一个月粮,也需节衣缩食了。倘若美国政府停摆困局持续到二月,相信会使很多过往未有积蓄习惯、却面对一笔笔“卡数”的公务员,进入前所未有的生活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