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沙用】世界陷入沙荒 各国急速发展下的“城市贫血症”
恒河沙数,用来形容恒河里的沙粒多得无法计算。这是一般人对沙的概念。的确,地球地壳上2%是沙,说起沙,很多人会迅速联想到沙滩或沙漠,觉得沙粒是唾手可得、无穷无尽。有人形容现代化大城市是“玻璃城市”,因为到处都可以看得见玻璃幕墙的建筑物。然而,更正确的形容或许是“沙城”,沙是我们建设家园、城市的重要资源。可以大胆说,沙是一个城市的血液,不断供应其发展所需,也是让人类免于灾害的天然屏障。可是,长久以来,过度采沙对环境造成破坏,危害社群及引起各种冲突。如今,人类无穷无尽的发展欲望碰上一个难题,就是沙短缺所造成的“城市发展贫血症”。(此为《无沙用》专题报道之一)
提起沙,很多人即时联想到沙滩和沙漠,以为沙是无穷无尽的地球资源。事实上,缺沙绝非罕见事件。这种天然资源已经在全球不少地方变得稀有,越南的建设部门预计,2020年该国将面临“无沙用”的窘境。为此问题撰写专书《The World in a Grain: The Story ofSand and How It Transformed Civilization》的美国记者Vince Beiser指出:“沙,这种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原材料,正开始慢慢耗尽。”
去年,全球共开采多达400亿吨沙作建筑用途,是一门价值700亿美元(约5,460亿港元)的庞大产业。当中以亚太地区的开采量最高,其次是欧洲和北美地区。单计美国,2016年制造和使用的建筑用泥沙价值达89亿美元(约694亿港元),数量在过去五年间上升近25%。
我们还未知道情况有多严重,我们对沙的需求,超越了对这种天然资源的了解,当中包括(过度)开采的后果。
如今泥沙已经超越化石燃料和生物质,成为当今世上开采最多的天然资源。全球一年所耗用的沙可筑成一幅高达20米的石墙,环绕赤道一圈,足见其需求量惊人。此外,过度且无约束的开采工程,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供应短缺也引起各式冲突和纷争,甚至使非法采沙成为有利可图的行业。
沙的用途甚广,可用作玻璃的原材料、制作玻璃器皿及家具。沙粒中的矿物二氧化矽,常见于一般家用清洁剂、牙膏、喷发胶和纸张等日常用品。高品质的沙更可提炼出如矽、钍、钛及铀等矿物,这些都是生产芯片的基本材料,而芯片在信用卡、提款机、手机和电脑等科技产品中不可或缺。在建筑方面,用沙和水泥混合而成的混凝土,绝对是价廉实用的建材,在全球广泛使用。
沙可广泛用于以下用途:
此外,沙还被大量采用于填海及开采页岩气。遇上台风和防御洪水时,沙包的需求更是急剧增加。由此可见,沙与我们日常生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支撑着社会不同领域的发展。
筑于“沙”之上的世界
德国生物多样性综合研究中心(German Centre for Integrative Biodiversity Research)生态学家Aurora Torres,曾联同美国多间大学的科学家进行全球用沙研究。她对《香港01》表示:“我们还未知道情况有多严重,我们对沙的需求,超越了对这种天然资源的了解,当中包括(过度)开采的后果。”她补充,开采沙资源和相关贸易在世界各地经常引发冲突,但现时开采和消耗沙的相关数据碎片化,即使在较关注可持续发展议题的欧盟国家,开采程度也常被低估。
随着世界各地城市化发展,对沙的需求大幅上升。根据联合国预测,2030年全球将有超过40个人口逾1,000万的“超级城市”,较2016年增加约三成。城市需要兴建许多大型建筑,以应付大量由乡村迁移至城市的新增人口,而城市建筑大多以沙为主要建材,以制造混凝土和沥青。
亚洲是沙粒的最大消费地区,单计中国,就占了全球需求的半壁江山。不只中国,新加坡也是沙粒的重大消费国。狮城自1960年起,藉填海扩大国家的土地面积逾两成,大量进口沙资源也引起邻国印尼、马来西亚不满。马尔代夫同样以沙填海,抵御持续上升的海平面,以水来土掩的方式对抗“陆沉”。
在美国,采沙业形成了每年十亿美元计的市场规模,2008年起的年增长率为10%。目前,耗沙量最大的行业为混凝土业,占采沙业产量八成。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来自长岛华盛顿港的1.1亿立方米沙石,一直为纽约曼哈顿的通道和路面建设作出贡献。
沙子是全球需求量第三大的自然产物,仅次于水和空气。或许很多人会疑惑:沙漠不就有大量的沙作现成资源吗?实际上,这种风成砂因属粉状及过于幼细,而且容易被风吹走,不适合作建材。这正好说明为何2022年世界杯主办国、沙漠国家卡塔尔遭到波斯湾一众国家经济封锁后,也陷入缺沙危机。
沙的供应地一般不会距离建筑基地太远,因为沙子相对廉价,不值得耗费于远距离运输。除非如杜拜财力雄厚,才会为兴建摩天大楼哈里发塔,不惜从澳大利亚运来适用的沙。
“这里有用不尽的沙,但对事情毫无帮助”
德国因建筑工程关系,对沙有庞大需求。全国每年人均使用约4.6吨沙,但是碍于国家在这方面缺乏规划,加上开采地区的政治因素和沿海社区的实际需求,故此出现缺沙的情况。
德国矿业工业协会主席Thomas Beisswenger表示:“(德国国内)再没有不涉及冲突的开采地点。”在过去十年,他只见过几个新开采地点成立,但却有约50个开采地点关闭。当中四分之三的关闭原因是市民反对,因为居民不想见到自家后园成为开采地点。
在部分拟开采的地方,挖掘机器已经静候近十年,仍有待批准施工。以往主要是环保人士来到砂矿抗议,但从事砂矿业的Helge Alexander List无奈道:“今天我们最大的反对者是邻近地区的居民。”
在德国南部Göggingen的矿场,当地的居民反对组织代表Wolfgang Veeser表示:“总的来说,我们没有反对石灰工人。我们只是反对他们在‘这里’,我们是为了和平及宁静才移居郊外。”居民认为,矿主见到面前一堆一堆的钞票和丰厚利润,生活在当地的人则看见污染和垃圾,以及一辆辆肮脏的运沙车。
在德国一般需要长达30年才能获取采沙许可证,期间需通过40个不同的政府部门、组织和协会才可得到批核,其中一个条件是每个州只能设有供应当地所需沙量的砂矿。重要的问题是,全国工程项目众多,对砂矿的需求殷切,已远超政府部门想像。
德国的情况说明了国家并非缺沙,而是缺乏砂矿,开采上诸多掣肘。正如德国联邦地球科学与自然资源研究所负责天然资源的Harald Elsner所言:“这里几乎有用不尽的沙,但这对事情毫无帮助。大部分潜在的开采地,因其他用途而无法采沙。”八成五的潜在地点已经划为道路、自然保护区、铁路轨道、工业区或城市,这也是世界各国正面对的难题。
上文节录自第135期《香港01》周报(2018年10月29日)《地球沙荒 引发城市贫血》。
【无沙用】系列:各地大兴土木 全球进入“无沙用”时代 催生印度“走沙”集团【无沙用】人类过度开采沙资源 岛屿消失、海啸破坏力更大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