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市值冲上万亿 未来前途无限还是巨人难转身?
美国苹果公司业绩理想,带动股价上升,终于在周四(2日)创出市值1万亿美元纪录。苹果的成功实属不容易,在市值1万亿后又会如何?既有专家认为,苹果销售盈利依赖iPhone产品,但iPhone一再加价策略,恐怕难持续下去,但实际上苹果除iPhone外,在多个领域方面如周边服务、未来科技等,还有不少增长空间,要再创高峰,就看苹果能否再有突破。
一万亿美元是多少?
苹果公司日前公布第三季业绩,纯利达到115亿美元,增长高达40%,带动股价向上,结果在周四(2日),成功进入“市值一万亿美元俱乐部”,而且这个俱乐部,目前只有苹果一间公司。
一万亿美元即是多少?《纽约时报》做了有趣比较,若把美国四大银行的总市值相加,差不多1.17万亿美元,即是说苹果一家公司,虽然及不上四大银行相加,但规模已可媲美;苹果的一万亿美元市值,甚至超过全球所有主要汽车制造商的市值总和,非常夸张。
巨人难转身?
不过外界更关心是苹果能否更进一步,还是成为巨人之后,反而处处受限?尤其是现行苹果的公司销售额,约6成来自iPhone系列产品,但苹果近来卖出的iPhone数量,只比前一年同期多出1%,而iPhone的订价策略也引来怀疑,iPhone年年加价,例如是2017年底推出的iPhone X,售价已近万港元,由8588港元至9888港元,相比iPhone 8 Plus的6888港元至8188港元,还要高出一截,市场不少人认为iPhone若继续大幅加价,消费者感到负担过重、未必买帐,将造成销量下降,对苹果公司自身造成损害。
日本野村证券的分析员表示,2018年财政年度iPhone的平均价格,上升15%,预测到2019年财政年度,升幅将大幅缩小至3%。
另一方面,若iPhone仍要加价,消费者将要求手机功能有大幅提升或有创新之举,但目前未有看到新iPhone功能会大幅超越旧型号的迹象。
仍有很大增长空间?
但市场仍有不少人看好苹果前景,例如GBH Insights分析师伊韦斯(Dan Ives)指出,1万亿美元对苹果来说不是终点,而是成长和获利的另一阶段。例如在iPhone方面,虽然销售增长放缓,但认为苹果有独特能力,可以在相对平稳的用户群中,维持获利,甚至预计推出更大尺寸的iPhone,将有助盈利增长。
而在iPhone之外,苹果更在三大领域,可以继续有增长空间:
● 周边服务
虽然苹果的盈利依靠销售硬件,不过在围绕硬件周边,也正在建立更加强的支援服务,现时的App Store、Apple Music、Apple Care等,在上一季度,为苹果带来95.5亿美元(750亿港元)的营业额,相较前一年同期增加28%。而苹果也有意加大此领域的业务,制订出到2020年增长一倍的目标,又计划推出原创电视节目,并与名人合作,如名嘴Oprah Winfrey、大导演Steven Spielberg、奥斯卡影后Reese Witherspoon等。
● 周边产品
苹果的周边产品,包括Apple Watch、HomePod、AirPods等,也是可以带动增长的产品,例如苹果第3季业绩显示,周边产品的营业额达到37.4亿美元(294亿港元),较前一年同期增加3成,其中主要是由Apple Watch所推动,而分析也估计,Apple Watch去年销量大增逾5成。
事实上,苹果也走向其余家用市场,包括2018年起步的HomePod,有望直追亚马逊的类似产品Echo。而苹果也有计划进入高档耳机市场。
● 未来科技
苹果还正在进军另一大领域,就是未来科技,例如是开发扩增实境(Augmented Reality)产品,包括扩增实境的智慧眼镜等,另一重要发展更是交通领域,苹果CEO库克(Tim Cook)已表明苹果致力开发自驾科技,过去甚至有指,苹果有可能开发自驾汽车。
苹果能否在这几方面再有好成绩,是再创高峰的关键。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