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教室】曾有七年没颁奖 诺贝尔文学奖如何招致最大声望危机

撰文: 成依华
出版:更新:

瑞典学院(Swedish Academy)终于宣布,今年不颁发诺贝尔文学奖,将延迟至明年一并颁发2018年及2019年的奖项。一场Metoo风暴,令本来地位祟高的瑞典学院,陷入最大的声望危机。谁是罪魁祸首?

曾有七年没颁奖 多与战争有关

自1901年开始颁发、有逾100年历史的诺贝尔文学奖,过去也曾有停止颁奖的纪录,但不涉及声望问题,例如从1910年代至1940年代期间,有7年没颁发文学奖,当中6次均与战争有关,剩下的1935年则没有公布原因(有指是当年没有合适人选,因而不颁奖)。

又或文学奖也曾出现尴尬情况,例如1964年得主法国哲学家萨特(Jean-Paul Sartre),表明不想成为建制一部分,拒绝领奖;2016年得主、美国歌手Bob Dylan,相隔半年才到瑞典开演唱会时“顺便”领奖,被指怠慢诺贝尔文学奖,但这些面子问题,还不致撼动文学奖的权威。

阿尔诺(右)被指控曾性侵多名女子,左为他的妻子福斯滕松。(美联社)

Metoo风暴 拆瑞典学院百年招牌

至今次瑞典学院出事,百年招牌摇摇欲坠,其实全因为一男子,即与学院关系密切的摄影家及剧场艺术总监阿尔诺(Jean-Claude Arnault),再加上学院的不当处理,酿成大灾难:

瑞典王储维多利亚公主(右),据报也是风波之中的受害者之一,曾遭受“咸猪手”。(路透社)

连串丑闻令瑞典学院只能无奈决定今年不颁奖,事实上,本来有18名院士的瑞典学院,目前只剩10名参与工作的院士成员,且学院要有12人才能推选新成员。就算今年如常颁奖,也随时会出现认受性和公信力不足的问题。

诺贝尔文学奖今年不颁发,有“损失”的不止是瑞典学院,也可能包括书商、书店,每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公布后,也刺激得奖作家的作品销量,此举也或会令书商、书店,今年少了一笔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