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7月14|鬼节晚上不宜外出吗 科学数据显示它竟是吉祥月?

撰文: 联合早报
出版:更新: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也是民间口中的“鬼节”,或佛教的盂兰盆节。百年来中国人迁居南洋,把中元节习俗也带来新马两地。生活在新加坡这段时间,发现本地华人对中元节的重视,比马来西亚有过之而无不及,堪称全岛共庆的盛大节日。

据说七月初一到三十,是鬼门大开的日子,孤魂野鬼来人间度假一个月,顺便享用美食。若把道教和佛教对七月鬼节的看法放一边,此“鬼节”的信仰确实影响许多华人的生活大小事,包括农历七月该不该结婚、生孩子、搬家、旅行、夜间外出,还有该不该去医院看病或动手术。

既然是鬼月,出来“害人”的鬼特别多,这应该会反映在死亡统计数据上,而这个假设真的有人当做研究题目来测试。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团队比较了1995年至2000年,香港人在鬼月的死亡总数(超过18万例),及四种常见死因(癌症、脑血管疾病、心脏病、肺炎)的死亡人数,再以每年农历七月前连续两周的死亡人数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男性死亡人数没差异,但女性死亡人数显著减少(引自2012年4月《Emergency Medicine Journal》期刊论文 )。

8月29日为农历七月十四“鬼门关开”日子,晚上沙田禾𪨶邨有居民按习俗烧街衣祭祀。(夏家朗摄)

该论文结论相当具有黑色讽刺意味:“香港女性为保护家庭,会推迟死亡,直到饿鬼被供养和驱逐后。”研究员的看法是,华人女性比男性更迷信,更懂得规避风险,所以坚持不愿在鬼月时放弃生命。

鬼节信仰也影响医院的手术安排。依据许多华人认为“在鬼月进行手术很不吉利”的文化信仰,台北医学大学分析了1997年至2003年期间,共175万笔分娩案例,发现剖腹产率在鬼月期间明显低于其他月份,农历六月则显示分娩增加,而且几乎全是剖腹产。这意味着,许多女性为避免在七月进行剖腹产,而选择提前进行手术,其中有许多是医学上不必要的剖腹产(引自2006年6月《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Community Health》期刊论文)。

另,台湾彰化基督教医院调查了2000年到2011年期间,鬼节信仰对台湾人膝关节和股骨骨折相关手术的影响,发现这些手术数量在农历七月显著减少。另一研究则使用2001年至2010年间的数据,显示鬼月期间,台湾人接受白内障手术的数量显著减少。

是不是避免在鬼月进行手术,就能减少不幸事件的发生?数据给出不同结论。

台湾振兴医院院长魏峥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7年五年内,共2943名患者接受心脏手术,其中196人的手术在鬼月进行,死亡率为2.6%,远低于整体死亡率的4%。

8月29日为农历七月十四“鬼门关开”日子,晚上沙田禾𪨶邨有居民按习俗烧街衣祭祀。(夏家朗摄)

再看以下数据,就知道鬼月信仰其实有正面效应。

国立台北护理健康大学研究团队分析了1981年至2005年的死亡案例数据,发现鬼月期间意外溺水死亡率为每月每百万有1.37人,显著低于非鬼月期间的1.67人。这相信是人们在鬼月减少与水有关的活动,从而导致溺水死亡人数的减少。

此外,奥地利约翰·开普勒林茨大学跨国团队统计了台湾1980年至2001年期间死亡记录,以及1982年至1995年的住院数据;和前述研究成果相似,鬼月期间死亡率减少约3.9%。

这表明,由于对鬼的恐惧,许多人因此避开了某些高风险活动,间接挽救了生命(详见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2019年1月发布的报告《迷信对健康的影响:来自台湾鬼节的证据》“The Effect of Superstition on Health: Evidence from the Taiwanese Ghost Month” )。研究还计算出每年“托鬼月之福”间接被挽救的性命,高达316人。

这些科学数据教会我们的是,鬼月其实是“吉祥月”,不值得让我们因此激活心理神经内分泌的“恐惧”机制,每天提心吊胆过日子。

树正不怕月影斜,心正不怕魔来扰。更何况,世间诸事的发生和不发生,自会依循自然法则操作;脚踏实地做好日常里的每一分善意和善行,每个月都会是吉祥月。

作者宋明家是马来西亚蒙纳士大学副教授,分子遗传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