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银行|助推动金融创新 学者议员吁适时检讨 加强虚银竞争力

撰文: 许世豪
出版:更新:

金管局为推动“智慧银行”,先后发出8张虚拟银行牌照。业务发展至今近三年,有立法会议员认为,虚银的出现成功令银行界提升电子银行服务,消费者亦体会到不同的创新服务,但受疫情等问题拖累,面世至今尚未扭亏,认为当局是时候检讨,放开监管限制,令虚银与传统银行之间的“差距”收窄,可以公平地去竞争,比并之间的服务、效率及经营成本。

亦有学者认为,政府当初推动虚银发展时未有其他拆墙松绑的政策加以配合,致使虚银发展受阻,建议由财政司长带领,研究如何将目前本港的金融服务通过虚银等基建整合,推动整体金融科技发展。

近年各国都提出“开放银行”(Open Banking),冀为金融机构带来资料革命。通过开放API,将过去银行封闭式管理的产品及使用者资料,与第三方服务供应商共享,提升使用者体验、促进竞争,并有望带来更多元化的服务及优惠。其中以英国最为进取,通过立法强制要求国内市占率前九大银行(CMA9)开放API。

至于香港,一度被各界批评发展得太慢,要“追落后”,当局似乎亦了解到金融科技的重要性,接连“出招”,其中就包括2017年公布的“智慧银行”新纪元策略,先后发出8张虚拟银行牌照,更于2021年提出“金融科技2025”,旨在鼓励金融业界于2025 年前全面应用金融科技。

立法会金融界别议员陈振英指出,虚银的出现对银行业界起到促进作用。(资料图片)

虚银面世 加快银行数字化步伐

虚拟银行的出现,亦真的加快银行数字化步伐。立法会金融界别议员陈振英接受《香港01》访问时表示,虚银对银行业界起到促进作用。他举例说,虚银利用人面识别等技术去处理开户,令传统银行亦要研究如何简易开户流程;虚银利用大数据去主动为客户提供信贷额度,亦令传统银行推出类似的产品。

虚银同时向使用者提供数千到一万元左右的小额贷款,传统银行批出贷款时,要通过一系统的审批程序,由于成本高,因此往往不会批出小额贷款,相反虚银利用金融科技去简化程序,令大众可受惠于普惠金融。

的确,毕马威中国于去年中曾发表报告,指传统银行因应虚银出现的挑战,已改善电子银行服务,从而令收费降低。金管局副总裁阮国恒亦曾撰文,指除一般迎新优惠和银行卡消费回赠外,虚拟银行瞬间开户体验、无号码银行卡、虚拟扣帐卡、联乘电子钱包使用银行服务等,令大众体会到银行服务亦可带来不一样。

李兆波直言,政府在金融科技发展上一下子“走得太快”,现阶段应重新审视政策,进一步拆墙松绑,以免“人、财”两失。(资料图片)

李兆波:金融科技发展出现错配

竞争带来服务创新,不过整体市场似乎未有因此而相应扩大,8家虚银至今仍未扭亏,与开业时热闹盛况成反差。中大商学院亚太工商研究所名誉教研学人李兆波接受《香港01》访问时直言,政府在金融科技发展上一下子“走得太快”,现阶段应重新审视政策,进一步拆墙松绑,以免“人、财”两失。

李兆波解释道,本港“金融科技”发展出现错配,意谓金融科技当中的“科技”只是渠道,更重要是服务,但目前银行业务受制于监管要求,业务未有重大突破,政府却选择在这个行业引入更多竞争时政策却未能跟上,相反其他金融领域,如保险和强积金等的金融科技水平未见有大进展,“有啲市场(保险、强积金)大把钱,但科技行得慢;有啲市场(银行)有科技,却因为监管发展慢咗,有竞争而冇政策配合,咪仲死?”

从粗略的画像可勾勒出“港漂”的基本面相:青年、高学历、流动性强、主要从事“金地保”行业。(郑子峰摄)

以吸纳存款为例,受eDDA、开放 API及出粮系统等问题困扰,虚银较难从传统银行手上吸到新资金,8间虚银过去虽然各出奇谋吸客,但去年底存款总额仅约252.8亿元,较2021年底的253.1亿微跌。

李兆波直言,虚银要扩阔顾客群并不容易,虽然没有铺租等成本,但若果长期以高息吸客,营运成本亦会上升,而且客户较多以年轻人为主,“长者呢?唔会用(虚银),但年青人呢?相对资产又冇咁多,资产高嘅,又唔识用。(年青客户)要养好耐,先可以有一个长远关系。”

再者,他认为香港金融科技发展“各自为政”,市场之间相互竞争,“做支付,高消费有信用卡,平少少有八达通,咁你(虚银)做储蓄,又唔可能用嚟出粮,投资又有证券行,强积金又唔到,你谂下,虚银有咩做呢?”

金管局为推动“智慧银行”,先后发出8张虚拟银行牌照。(资料图片)

陈振英:资金成本高限制虚银业务发展

陈振英亦有相近的见解。他指出,虚银在金管局推出时,已初步定位为补充传统银行的不足,但目前虚银主要靠提供高利率才可吸引到客户存款,令资金成本高,限制了业务的选择,如虚银难与传统银行竞争银团贷款等业务,只可靠较高风险同时高回报的无抵押贷款。

他指出,由于虚银经营时间短,令金管局规管较严,但经过疫情及经济环境转变等情况,他认为金管局是时候检讨,放开监管限制,令虚银与传统银行之间的“差距”收窄,如容许虚银经营跨境生意,可令两者可以公平地去竞争,比并之间的服务、效率及经营成本。

李兆波则认为至少要由财政司长的层级带领下,将虚银、保险、强积金等服务之间的规限逐步拆墙松绑。(陈茂波FB图片)

应由“财爷”带领 逐步拆墙松绑

李兆波则认为至少要由财政司长的层级带领下,将虚银、保险和强积金等服务之间的规限逐步拆墙松绑,通过虚拟银行的特点,将不同的服务通过科技整合,“成个金融科技发展就就有少少希望。”

陈振英强调,虚银虽然只是金融科技发展一部分,但亦是重要的一环,他不希望见到有虚银因经营问题而退出市场,“市场系需要虚银,先有竞争......依家定成败太早,实力未完全显示出来,要令虚银可以经营落去,补充传统银行不足的功能。”

金管局:发展非落后预期 日常有沟通检讨

就当局可以如何支持虚银发展,金管局副总裁阮国恒于银行业工作回顾记者会上提到,与一众虚拟银行营运者有日常沟通,检讨监管措施有否阻碍虚拟银行的正常发展。目前虚拟银行发展并非落后于预期,参考部分虚拟银行提交的计划书发展预测,现时进度未见相差甚远,个别发展合乎预期。

针对有虚拟银行近年反映eDDA受到限制,阮国恒引用银行公会的说法,鼓励会员尽量配合,透过eDDA“资金能入也能出”,并非单向流动,而是本着双向流动的精神。阮国恒又指出,客户调动资金有好多方式,不一定要使用eDDA,亦可考虑转数快等方式。

考虑在客户授权下享API

另外,对于有虚银反映传统银行不愿“开放API”,助理总裁(银行监理)陈景宏称,金管局2018年推出Open API框架,令银行与第三方服务供应商加强合作,在2019至2022年期间已完成落实四阶段Open API,登记使用这些 API的第三方服务提供者一直稳定增长,截至2022年12月已录得逾1,300宗登记,而每月亦有逾60万宗银行产品申请和支付交易经开放API完成 。

陈景宏补充说,未来会与银行公会及28间有份参与分享API的零售银行,在得到客户授权之下共享API,他强调新构思仍在初步阶段。

ZA Bank 就回应指出,虚银是香港金融科技发展不可或缺的一员,期望继续获得政府及各界的支持,借助自身现有的科技优势,帮助香港金融业于国际舞台上再下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