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离岸价破底 分析料人行将“转軚” 酝酿收水
人民币弱势正式跌穿7.2关口,失守2019年中美贸易战贬值浪的低位,在岸汇率重返2008年来低位,离岸价更创下自2010年推出以来新低。人民币贬值主因利率因素,美国今年来进取加息,而中国为支撑经济则保持货币政策宽松,令中美两国国债利率出现倒挂差。人民银行近期已经出手为人民币“维稳”,包括调高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率。
人民币攻防战展开,分析认为,在美元全面强势下,中国的货币政策方向将会出现180度转軚,相信会改为收紧银根,以更强力的措施应对货币波动。
人民币兑美元今年至今,累计贬值逾12%。主因美元强势,市场对美国加息预期日益激进,最新料今轮加息将令美国联邦利率升至5厘以上,是2008年金融海啸以来的高位。非美货币全线贬值,人民币、欧元、英镑及日圆等创出多年低。
人行降外汇准备金 分析指出手温和 未阻人币跌势
为稳定外汇市场预期,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宣布,自9月28日(今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上调至20%。此举意味著,开展代客远期售汇业务的金融机构,将向央行缴纳20%的外汇风险准备金。
独立外汇商品分析师卢楚仁认为,人行将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上调,措施相对温和,是“有意”让人民币适当贬值,令交易员放胆沽人民币。
十年来历第三波贬值
回看过去十年,人民币亦曾经历了两轮的跌浪,原因各有不同,当中较为人印象深刻的,当数2015年人民币汇改。
2015年间人民币的贬值潮,关键字应该是“811汇改”,当时中国官方以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为由,主动地令人民币单日贬值近2%,让人民币创下自1994年以来两天内的最大的变动幅度。期间引发了资本外流,2015年人民币汇改后的高峰期,中国外汇储备平均每月减少达600亿美元,累计估计约有1万亿美元资本外流。人民币兑美元在2016年底,跌至近“7算”方见止步。
跌穿中美贸易战低位
到2018年人民币再次贬值,主因是当年的“中美贸易战”。2018年开始美国对华逾3,000亿美元价值货品,征收最多达25%的关税。中国透过人民币贬值,来对冲美国课征关税的损失。在一年半时间内,人民币兑美元,跟随与美国贸易关系,出现了“贬值、回升、再贬值”的波动,终于在2019年8月兑美元明显跌穿“7算”,在9月低见7.184,逼近7.2算大关后,才逐步回稳。
由此可见,今年以来人民币的贬值,与上两次贬值背景不同。今次理由反而更为简单——就是“强美元”,因美国正以四十年不见的速度去加息,半年间联储局累计加息合共3厘,令中美利差出现倒挂,因而令人民币兑美元年内累计贬值8%。
今次人民币汇价,失守2018年中美贸易战时的低位,今年至今累计贬值幅度12%,下一个重要位置,分析师看7.4大关。
卢楚仁料跌向7.4关
对于人民币走势,卢楚仁预计人民币最快10月,会下试7.4支持位。不过,跌穿7.4关口机会不大,料只会在7.4关口附近徘徊。因为当人民币跌穿7.3关口之后,人行可能采取较激进措施,以捍卫汇价,例如增发票据、大幅抽走短期银根等。同时,货币政策方向上,相信会有转軚,不会再减息降准,甚至改变货币政策方向,改为“收水”。
薛永辉:非亚洲金融风暴“翻版”
恒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兼投资总监薛永辉指出,人民币今次贬值,除了是受美国进取加息影响外,亦因为在2020年美国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应对疫情时,令到人民币已经先行升值了一段时间,因此现在亦会跟随其他非美货币一同出现贬值。认为除非中国经济数据出现好转,否则人民币会继续下跌。
对于现时亚洲多种货币跌势,相信不会是1998年的金融风暴的“翻版”,原因是各国吸取了当年的教训,现时外汇储备水平远比当年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