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失检疫客兼缺旅客 本地酒店沦输家? 业界倡纳作逆向隔离
入境检疫改为“0+3”后,抵港人士毋须再入住指定检疫酒店,意味不少酒店不能再借满足检疫需求及政府津贴赚取收入。不过“0+3”不等于“复常”,有业界估计,港人外游下Staycation需求下降,加上“0+3”又未吸引海外旅客的话,生意或跌两、三成。
立法会旅游界议员姚柏良就建议,将酒店纳入“逆向隔离”计划,以助业界有稳定收入,不过他亦希望,政府应将是次放宽入境检疫安排视作“缓冲期”,继而到11月或更早,进一步放宽至“0+0”,
疫情下访港旅客大减,部分酒店转攻Staycation(宅度假),成功吸纳不少港人入住,令生意尚算有支持。不过亦有部分中、小型酒店,由于设施不足,未必能吸引本地客Staycation,因此选择申请成为政府的指定检疫酒店计划,维持收入稳定。
变身检疫酒店 助“抗疫”扭亏
以华大酒店(0201)为例,旗下6间酒店当中,有5间成为指定检疫酒店或“社区隔离设施”,带动带动上半年收入录得2.79亿元,同比升逾九成,中期纯利同比升逾11倍至1.06亿元。
至于旗下6间酒店都成为指定检疫酒店或“社区隔离设施”的富豪酒店(0078),中期扭亏为盈至近1.4亿元,收入亦大增1.57倍至逾10.4亿元,集团于业绩报告中指出,作为检疫酒店或设施营运,可产生稳定的收入。
整体而言,据旅发局发布的2021年度酒店业回顾报告,去年参与研究的71间本地酒店中,可供出租房间平均录得1,251元营运亏损,较2020年的28,230元亏损有所收窄,亏损率由11.3%改善至0.3%,相信亏损大幅改善,除了Staycation吸客外,亦与成为参与成为指定检疫酒店,收入稳定回升有关。
港再办国际活动 惟11月酒店预订量未见增加
入境限制放宽,不少检疫酒店已即时重新接受“街客”,以华大盛品酒店为例,其官网已表示,“随著政府最近之检疫政策修改,由即时起华大盛品酒店已不再是政府指定检疫酒店。”“0+3”非复常,酒店业预料新措施下仍难吸引海外旅客到港,反而不少港人却因出入境更为便利,选择到外地旅游,减少留港消费。
“一来一往”,业界“受惠”检疫政策,业绩扭亏甚至“有钱赚”,但同样亦因政府的防疫措施,难以吸引海外旅客访港。酒店业主联会经理陈媛妍接受《香港01》访问时直言,尽管11月本港将举行“国际金融投资峰会”及国际七人榄球赛,但仍未见酒店预订量增加。她呼吁政府尽快实施入境免检疫,落实全面通关,或是给予业界时间表,“起码等我哋知,要挨几耐。”
▼9月25日 机场检疫酒店分流站最后一日运作▼
顿失检疫客源 “活下去”或成首要任务
隔离日数由最长的21日,逐步下调至7日甚至目前的“0+3”,失去原有检疫“客源”同时,业界亦预视新措施无助旅客来港。据旅发局数据.去年全年访港旅客人数仅9.1万人次,今年首9个月情况有所好转,旅客人数回升至逾12万人次,但较疫情前的逾4、5,000万人次,已大幅下降。
过去本港的酒店入住率相当高,但现时旅客人数不足15万人次,立法会旅游界议员姚柏良接受《香港01》访问时亦指出,“0+3”的“黄码”机制,限制旅客所到之处,吸引力大减,“唔单止食唔到饭,去迪士尼都入唔到,又唔俾去故官文化博物馆,咁就冇咩意思......反而对港人出游的生意就会改善。”
因此“0+3”推出,酒店及餐饮业已要求,政府尽快制定复常路线,包括取消大部分防疫措施,在没有旅客,又没有政府支持的酒店,“活下去”似乎成首要的任务。
姚柏良认为,是次放宽入境检疫安排,应视作“缓冲期”,继而到11月或更早,进一步放宽至“0+0”,政府应拟订对外复常的时间表与路线图,让本地和海外航空公司能够及早计划,将航班调动回香港,有序回复本港对外连系。
姚柏良:可考虑将酒店纳“逆向隔离”计划
这个“缓冲期”期间,他建议政府将酒店纳入“逆向隔离”的计划。政府于月初向内地提出“逆向隔离”,计划以邻近深圳的河套区作试点,前往内地的人士可在河套区完成隔离后,以闭环方式入境内地。
姚柏良认为,过去两年检疫酒店已经有足够经验去应付检疫、隔离以及接送等安排,建议一方面可以帮助酒店业的生意,同时客人亦有更多选择,“政府都烦少啲嘢,除非你(将河套区)交畀深圳管理,如果唔系你特区政府,你又要请专人去运作,又要谂下啲房点分配,都几头痕,而且仲有成本,(政府)成本分分钟贵过揾酒店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