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25周年|香港角色不只中间人 新华主席蔡冠深︰我们是CIO!

撰文: 詹咏渝
出版:更新:

香港回归25年,逐渐发展成全球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还一直充当内地与世界的视窗。新华集团掌陀人蔡冠深接受《香港01》专访,大谈本港回归以来的“转型”之路。他认为,香港多年来不单只扮演中间人﹙Connector﹚角色,还是投资者﹙Investor﹚及营运方﹙Operator﹚,以“CIO”形容最合适不过。蔡冠深相信,香港可继续繁荣发展,大湾区机遇处处,内地仍是港商最佳发展地。

香港回归之前,已由全民“穿胶花”侧重制造业,逐渐转型至贸易、物流业,至今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业主导经济命脉。由“海产大王”蔡继有创办的新华集团,扎根香港逾半个世纪,见尽此变化。

该集团主席蔡冠深作为第二代陀手,不但守好海产本业,还把握香港独特的国际地位,积极将业务拓展至地产、金融、基建、新科技、教育、传媒等。他以一句话概括了香港从工业主导,“转型”至国际金融中心的历程,“由以前同内地厂家合作,在珠三角做世界工厂,升级转型做转口贸易,再到而家发展得最快嘅就系现代服务业,提供专业服务,包括金融及房地产。”

新华集团在香港扎根逾半个世纪,见证了香港从工业主导,“转型”至国际金融中心。(张浩维摄)

香港并非只扮演“丙方”

香港金融业发展蓬勃,亦是中国面向国际的视窗,获不少人形容为“超级中间人”,但蔡冠深却笑指,不能只说香港是中间人如此简单。

“中间人可以指Super Connector(超级联络人),但我成日用一个新名称,系我发明嘅,叫做CIO,C代表Connector﹙联络人﹚,I代表Investor(投资者),O代表Operator(营运者)。”

蔡冠深解释道,中间人只是香港其中一个角色,“香港绝对唔系净系丙方,咩叫丙方?一个甲方、乙方,丙方就系中间人。但我哋﹙同时﹚做紧甲方──香港系投资者,譬如大嘅上市公司,佢点会做中间人?香港﹙企业﹚是中国最大嘅投资者,我哋亦投资伦敦、东盟、美国!”

在蔡冠深眼中, 香港除了中间人之外,更加是一个平台,将资金引进来再走出去。(资料图片)

世界投资者香港榜上有名

事实上,香港资金充裕,过去25年投入内地及海外的资金不胜列举。单是2019年,香港对内地投资963亿美元,占内地吸收外资总额的69.7%;这个占比自2005年开始逐年上升。

在蔡冠深眼中, 香港除了中间人之外,更加是一个平台,将资金引进来再走出去,“我哋香港资本性好强。大家要睇睇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过去40年,超过一半资金系香港去到内地嘅投资。”

就以蔡冠深口中的大型上市港企为例,本地四大发展商除了在内地发展,亦有在海外投资。新鸿基地产(0016)郭氏家族基金及英国大型发展商Ballymore合作伦敦项目幸运岛(Goodluck Hope);新世界主席郑家纯担任主席的Knight Dragon发展的Greenwich Peninsula,总投资额高达84亿英镑;长实(1113)旗下和记黄埔地产亦在泰晤士河附近发展Convoys Wharf项目,地盘面积约174.24万方呎,相当于9个维多利亚公园。

香港可以成功做到“CIO”,全因法制健全、税制低、资金能自由进出。(张浩维摄)

做生意不能太政治化

除了资金“走出去”,香港亦积极在外当营运者(Operator)。他笑言,“工厂唔使讲啦,以前香港上千间工厂都系我哋营运!𠮶阵时港商去珠三角,好多都前舖后厂。”

观乎现在,香港基建成熟,无论是机场还是港铁,都经营得非常好,甚至有能力在国际当营运者。“伦敦新𠮶条伊利沙伯线,都系香港地铁营运!”蔡冠深说的是,港铁(0066)全资附属公司MTR Elizabeth line(MTREL) ,负责“伊利沙伯线”的日常营运。全线共设有41个车站,长逾一百公里的。除了负责全线日常营运外,MTREL亦会代伦敦运输局管理“伊利沙伯线”沿线其中的28个车站。

香港可以成功做到“CIO”,全因法制健全、税制低、资金能自由进出。不过,近年中美关系交恶,香港作为中间人难免受影响,港企开拓美国以外市场,是否才是上策呢?多年前已带领公司进入美国市场的蔡冠深认为,港企到美国进行一般投资问题不大,“而家制裁嘅系同军方有系列企业,又或敏感嘅新科技,好似华为5G,佢做得好吖嘛,佢(美国)担心你咪限制你,但从事房地产、制造业,我谂唔会有问题。”他补充,香港是一个经济城市,如果因为新闻说中美关系不好,就不跟美国做生意,是“太政治化”。

伦敦新的伊利沙伯线,由港铁(0066)全资附属公司MTR Elizabeth line(MTREL) 营运。(AP)

内地仍是港企走出去首选

至于发展香港以外的生意,会否拣东盟较好?蔡冠深认为东盟有不少商机,集团在越南及柬埔寨亦有不少生意,发展不俗。但他亦不讳言,因集团早进入该地市场,所以发展良好。同时提醒有意到该地发展的港企,“东盟唔系一个国家,系十个国家,代表有十种语言同文化,当你去一个新地方时,系咪都同中国一样咁易呢?”整体而言,他认为出外发展还是拣内地最好,全因在一国之下,香港企业在内地有优势,加上文化与语言一样,故发展较有利。

展望未来25年,蔡冠深认为在50年不变的一国两制框架下,香港可以继续繁荣发展。对于移民潮再现,会否影响香港的竞争力?他认为年轻人若是看见机遇,到哪里发展都没问题,“做生意好实际,边度平、边度抵就去边度,唔好成日谂政治。”他续称,香港人特色是灵活变通,假如到外地发展不似预期,则要想是否仍要继续在该地发展︳“总之啱嘅咪留,唔啱就再翻嚟(香港),香港系自由市场,只要香港保持竞争力,人才自然会回来!”

回归25年主要经济资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