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灏专访|港股反映过去非未来 今年料已见底 惟长线宁拣A股
港股今年初在一众新经济股带动冲高,突破31100点水平,但随着中国收紧各行各业监管,恒指由高位掉头反复累泻逾7000点。单计今年三季度,恒指便大跌逾4000点,创去年疫情爆发初期以来表现最差的一季。
不过投资者亦无须过度悲观,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策略师洪灏接受《香港01》访问时表示,港股多年来处于大型波动市,今年应已见底部,明年目标离不开最多32000点。板块方面,虽然新经济股的估值回到较吸引的水平,但他仍对个别公司抱有质疑,反而更看好A股未来的行情,认为不少具有长远增长的概念板块都在A股上市。
港股今年三季度创出自疫情以来最疲弱的一季,部分新经济股屡创新低,内房的资金流短缺、债务危机亦引起市场恐慌情绪。踏入10月后,港股更创出今年新低,远远大幅落后于A股和美股。
港股估值达历史低位
港股自月初触底后,随即从低位反弹逾2000点,市场气氛转向乐观。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策略师洪灏认为,恒生指数今年底部已见,估值达到十分便宜的水平,港股PB低于1倍,过去二十年只有出现4至5次这样的低水平。
不过洪灏指出,“平唔系买嘅原因”,过去一段时间房地产受中央监管,资金流出现问题,令内银坏账上升,从而影响其盈利表现。除了内银、内房表现不济,洪灏认为当大市气氛转弱时,连同一些不受内房问题影响的行业,亦因为整体悲观情绪而受拖累,投资者更应把握机会寻找这些被低估的公司。
新经济靠“烧钱”买流量不管用
那么新经济股在过去大半年持续处于调整状态,又是否值得趁低吸纳?洪灏则认为,在港上市的中国新经济公司有别于外国的新经济,不少中国新经济公司的经营模式都是“靠烧钱换流量”。洪灏特别提到快手(1024),收入、市值规模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却仍然无法录得盈利,“试问佢几时先赚到钱?”
洪灏对于中国的“新经济”股,颇有意见。他形容快手只是另一个YouTube,美团(3690)只是餐饮快递。“外国嘅新经济上晒天空,冲上宇宙。我哋就系快递小哥,呢张单18分钟唔得?用人工智能要减到15分钟啰!”
随着今年中央加强对反垄断的监管,洪灏认为对平台公司已经没有太大祈盼,相信美好光景已经消逝,以前利用多轮融资的资金购买流量的方法,未来亦不再管用。洪灏更指出,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期表示要避免“内卷”和“躺平”,而平台公司的成功正正是来自劳动力的减少,中央是不允许这种破坏社会风气的盈利模式。
不得不承认,随着今年新经济板块回拨,股王腾讯(0700)及美团已较今年高位大幅回拨,估值便宜不少,洪灏亦认为现时的估值水平已经设下安全网,但“平唔系买嘅原因”,他始终相信能够真真正正代表未来发展的公司大多在于A股市场。
A股结构性行情更佳 具长远概念板块
相比今年屡创新高的美股,洪灏更看好的是A股。他认为,A股的结构性行情会更佳,“指数上可能唔系好劲,上证喺3300点至3600点上下震荡”,然而一些子板块表现将跑赢大市,过去一段时间农业种子、化工、原材料、半导体等板块均录得不俗的表现。他补充,虽然这些板块存在一定的投机成份,但无容置疑的是,A股的市场覆盖更佳,提供不少长远概念的企业。
至于港股方面,洪灏强调自己的睇法并不悲观,但认为恒指的格局历来不变,维持区间上落,目前是相对的低点,但明年目标亦最多只有历史高位32000点。若恒指要扭转历史走势、上破4万点甚至更高,他认为要有催化剂推动,惟目前并未看见有任何正面刺激可带动港股向上突破。
美股破顶港股寻底 洪灏点出“硬伤”
为何美股可以不断破顶,港股A股却多年来走大型上落市?洪灏点出,最主要是指数的构成问题。美股之所以不断突破新高,主要是因为指数公司不断进行调整(Rebalance),亦即是俗称“换马”。然而,A股由2007年总市值7万亿元,至今不断扩容, 总体市值增至80万亿,“容量足足大咗十倍”,一直把新上市的公司纳入,无助指数继续向上。
洪灏认为,港股的问题更在于它是反映过去,而非将来。恒生指数故有的成份股以旧经济为主,市场给予估值不会出现正规化转移(Paradigm shift),以重磅股之一的汇丰(0005)为例,每一元盈利市场正常给予8倍估值,即使市场情绪高涨亦只会给予稍稍较高的PE,但并不可能给予80倍。
他直言,这样的股票更像是一个固定收益产品(Fixed income product),当产品到期便把本金连息偿还,价格几乎无升无跌。而恒指成份股之中具有代表性的正正是汇丰、长和(0001)这些老牌企业,根本不可能把它们踢走,形成港股的“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