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市民注重居家清洁 港产管家服务平台生意逆市升双位数
都市人生活繁忙,平日下班回到家可能已经是晚上8时至9时,对于新婚夫妇及单身人士来说,下班后做家务更会令自己累上加累,甚至可能为做家务而争执。为了提升港人的居住质素,从事银行业的九十后林乐宜、陈德鸿和马筠皓于2017年9月斥资近7位数字,创立管家服务预约平台Butler,平台在2018年年尾正式推出,至今拥有接近1,000名会员。
疫情之下,市民更为关注家居清洁,使平台期内生意逆市上升双位数,未来Butler拟与太古地产(1972)和远中集团等发展商合作,为住户提供仿如服务式住宅的专人家居清洁、衣服洗熨等服务。
酒店式体验服务冀吸中高收入客
港产初创公司Butler除了提供清洁家居、洗熨衣物、衣柜整理、煮饭等家居服务外,另设有礼宾服务,为客人节日前布置家居、筹备生日派对、维修冷气机和通渠等,解决家中大大小小的事务。要成为Butler会员,首先需要支付一次性入会费800元,其后可选择:钟点式收费(每小时250元)或月费计划2,500元起;入会后,便可使用礼宾服务(将会扣除月费计划的钟数或者按公司报价收费)。创办人林乐宜表示公司的目标客户为刚结婚的双职家庭、搬出去住的单身人士、外藉人士及大家庭等中高收入的客户,希望向他们提供酒店式体验服务。
可是,若要找人做家务,市场上有家务助理及家庭佣工可供选择,为何要使用Butler的服务?林乐宜解释道市面的家务助理或钟点佣工质素参差,通常要靠朋友介绍才“靠得住”,若找到好的,也有很多人“争住要”,而平台上的“管家”是全职员工,他们全部都要通过2个月的酒店式训练课程及试用期,并在资深管家的考核下取得合格成绩,方可“出道”做管家,可以保证服务质素,也不会出现“甩底”情况。对于不想与家庭佣工同住,以及无法提供工人房的客户,有一定吸引力。他估计:“香港2019年有40万个工人,单人至双人家庭中,有30万户家庭收入超过5万元,更有10多万户的大家庭,拥有超过10万元以上家庭收入,所以市场潜力好大!”
管家有需要可穿上保护衣打扫
疫情期间,市民对清洁卫生关注度上升,设有家居清洁整理、消毒服务及洗冷气机服务的Butler自然逆市受惠,生意录双位数增长,营运上已做到收支平衡。创办人陈德鸿说为保障员工及客户的安全,管家每日都要探热,公司会留意政府公布的确诊大厦名单及患者行踪,并且向管家无限量提供口罩、手套,如有需要可穿上保护衣,“管家会在门口外面脱鞋,之后会洗手及换口罩”,又会让员工定期检测,以及鼓励他们接种疫苗。他续指疫情改变了市民的生活习惯,在新常态下,人们觉得家居要用心打理,而整洁的家居更可维系家人的关系,故他相信未来大众对此类服务仍有一定需求。
为了继续扩张业务,去年年尾,Butler完成筹集首轮资金,集资额达7位数。近期公司参加了由阿里巴巴香港创业者基金主办的线上创业比赛JUMPSTARTER 2021,更成为10强入围队伍。林乐宜称参加比赛令公司知名度增加,又认识到行内有经验的投资者和大企业的管理层,有助开拓更多业务合作机会,未来公司希望与更多地产发展商合作,扩大合作伙伴名单,并开设礼宾服务平台和家庭佣工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