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香港迎疫风 刘鸣炜吁保持乐观 做好准备捕捉复苏机遇

撰文: 邝月婷
出版:更新:

因忧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蔓延,投资市场恐慌情绪升温,触发环球冧市。所谓“股市行先经济半年”,反映不少人对经济前景感到悲观,香港更处于由贸易战、本地冲突及疫情形成的“完美风暴”之中。

半杯水空,也可看成半杯水满。华人置业(0127)主席、智经研究中心主席刘鸣炜接受《香港01》专访时表示,短期内香港经济前景及营商环境将变得恶劣,但长远而言,他对香港的经济及竞争力有信心,会持审慎乐观态度应对。“假设病毒不再在香港大规模扩散,市民可以重新上班,我觉得是有机会及希望。”

刘鸣炜认为,不同国家将投放资源刺激经济,可创造更有利的营商环境。(李泽彤摄)

本港继沙士后再遇一轮“疫风”,但今次,刘鸣炜却较为淡定。他忆述道,2003年沙士影响范围主要是内地及香港,香港更被列为疫区,市民的绝望感较现时高。反观今次疫症,已变成全球性爆发,市场需求更加疲弱, 但全球经济在疫情前尚算可以,只要疫情消失或减退,经济有望回复至以往的水平,“不同国家将会投放资源刺激经济,可以创造更有利的营商环境,故关键是当疫情好转后,香港应如何捕捉经济反弹复苏的机遇”。

刘鸣炜续指在疫情过去后,香港务必要尽快恢复正常运作,皆因大部分国家的疫情应是差不多时间完结,届时香港便会跟它们处于同一条起跑线,如果香港及早做好准备,便可服务不同地区及行业,令经济有机会恢复。“当市场需求回复,竞争亦更加激烈,邻近国家都会争生意,所以要好好准备!”

访港旅客大减,刘鸣炜觉得现在旅游业基本上停滞,是个重新定位及规划旅游业的好机会。(资料图片)

旅游业迎洗牌机会

话虽如此,走出幽谷前,本港许多行业已“一身残”,特别是旅游相关行业。2月初步访港旅客数字为19.9万人次,同比下跌逾96%,远低于2003年SARS时的旅客量。

挨过这场仗后,本地零售及旅游业也应重新出发,刘鸣炜坦言以往旅游业是“牛市”,政府难以重整旅客组合,目前旅游业基本上停滞,是个重新定位及规划的好机会,让政府、业界和市民应重新思考︰究竟想要甚么类型的游客来香港?“香港应该走封闭式、歧视性的旅游产业经济,还是走国际路线,欢迎任何国家的旅客?”他强调政府和业界不应闭门造车,某程度上要市民的意见和参与,这样才可发展可持续、健康及有利的旅游业。

不过,以往本地零售及旅游业与自由行息息相关,即使要重新定位也并非易事。刘鸣炜则认为,当局需要决定吸引那些类型的客人访港,从而制造最大益处给所有持份者。他解释,每个国家都有高消费及低消费的旅客,低消费旅客未必可以为零售业带来特别大的好处,最重要是吸引更多高消费旅客。近年香港已经慢慢不再用“购物天堂和廉价”作招徕,而其他国际大都会已经变成体验式旅游,“香港人绝对唔介意一年去几次东京、伦敦、同埋巴黎,唔系因为佢地次次都有新野,可能去呢啲城市都系行果几条街,咁香港可唔可以令邻近国家既人,放假都会想黎行一圈呢?”故香港可以考虑仿傚邻近地区,发展可持续的体验式旅游产业。

5年财赤仍“可接受”

另一边厢,不少企业为求渡过现时寒冬,纷纷裁员或让员工放无薪假,刘鸣炜觉得企业收入大减,需要节流止血,裁员及无薪假为正常营商决定,但企业应该要人性化地考虑,毕竟当市道复苏时,到时又未必请到合适的员工。本港失业潮可能只是刚刚开始,香港政府需要因应情况,加大力度推出到位的舒困措施。不过,在未有大量实际例子浮现之前,港府难以对症下药。

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宣布全民派钱一万元,刘鸣炜认为在经济逆境时派钱是合适的做法,只要不是多次派钱,这个一次性措施未必会导致结构性赤字,“依家就算有财赤,只要唔系未来5年每年都系财赤,我觉得是可接受。”

刘鸣炜建议在经济差时,政府应加大力度推出舒困措施,帮助市民。(梁鹏威摄)

市民应思考如何善用一万元

可是,市民未必花了这笔钱,可能是放进银行存起,这样将对经济无太大帮助。对于市民应如何使用这笔款项,刘鸣炜明言,理财方式是视乎个人取向、生活需要及背景,难以一概而论。不过,这是本港史上派钱金额最高的一次,市民有时间可好好思考如何善用这笔款项,不应冲动下决定。

在沙士时,本港楼价大跌,与现时股市大跌下,楼价仍相对硬净的现象大相迳庭,刘鸣炜觉得本港楼市今年有较大机会下跌,但跌幅难料,“沙士果阵,大家都冇谂到之后经济会急速反弹,17年后既今日仲有冇我就唔知,想像唔到经济会改善得多快,或者经济会转差。”他续指,在低息环境下,市民的供楼负担没有增加,惟若果开始出现大规模失业潮,将导致“供楼一族”的平均还款能力下降,并引发其他连锁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