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技不只线上课程 GRWTH小苗渐成大树 经营模式更移植非洲

撰文: 何敬熹
出版:更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跟其他行业相比,教育是一个进展缓慢、十分需要耐性的工作,不过教育科技(EduTech)的发展,却跟其他领域科技的发展同样一日千里,全球教育科技市场,预计会由去年的1,520亿美元,增至2025年的3,420亿美元。

外界对教育科技的印象,往往流于只是提供网上课程,不过香港土产的教育科技公司GRWTH,便藉最新的电子支付技术开拓新的收入来源,冀改写香港教育生态。他们的服务推出后不但迅速抢占了香港的中小学市场,经营模式更是获国际认可,被引入至内地、台湾、甚至非洲。

近年众多初创兴起,透过科技为各行各业带来“破坏性创新”,不少更是成立不到10年,未在股票市场上市,但估值逾10亿美元以上的“独角兽”。据“2019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全球有约494间独角兽企业,除互联网服务、医疗、人工智能这些热门版块外,教育行业的“独角兽”也在冒起。排行榜上,有15间是教育科技公司,估值总计1,800亿元人民币。

Byju'S是目前全球市值最高的教育科技“独角兽”。(网站截图)

全球教育市场规模高达5.9万亿美元

教育科技“独角兽”公司当中,以印度线上课程公司Byju'S估值最高,以400亿元人民币估值排第一,Byju'S核心产品是手机应用(APP),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定制辅导。排第二、三的分别是内地的在线青少儿英语教育品牌VIPKID和内地在线教育公司猿辅导。榜上还有作业帮、高顿、一起作业、Age of Learning、Coursera、哒哒英语、慧科教育这些公司。

全球教育行业研究公司HolonIQ 2019年报告预计,全球的教育科技市场料会由去年的1,520亿美元增至2025年的3,420亿美元,增幅巨大。报告又显示,相较现时全球10万亿美元的医疗市场已支持起5万亿市值的医疗公司,5.9万亿美元的教育市场却只诞生了1,500亿美元市值的教育公司,明显不成正比,教育市场尚有很大增长潜力。

(资料来源:HolonIQ教育科技报告2019)

为什么教育科技市场潜力巨大,facebook、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知名企业也先后巨额投资教育科技公司,该市场却未有如其他领域般来得受注目?其中一个原因是,相较其他领域的初创,教育科技现时业务模式较单一,以今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上的15间教育科技公司为例,大部份都是以提供个人化线上课程为主,投资者忧虑经营模式过份相似,会令独角兽无可避免要为抢夺有限市场起割喉式竞争,此外,网上大量且不断增长的免费学习素材,也会为教育科技的长远经营模式构成一定威胁。

不过事实上,教育科技绝不只流于提供线上的个人化学习课程。香港本土教育科技公司GRWTH市值虽远不如上文提到的一众独角兽,却提出了一个与别不同的经营模式,该公司除了有一个内置即时通讯、电子通告、校历、家课日志等功能的手机应用程式,方便学校、学生、家长和服务供应商之间沟通外,也建立起最新的支付和内容营销经营模式,在香港业内应是“前所未见”。

GRWTH行政总裁陈骏霖认为“价低者得”的商业模式,是香港教育科技发展的最大阻碍。(李泽彤摄)

“价低者得”窒碍香港教育科技发展

GRWTH共同创办人兼行政总裁陈骏霖(Adam)在业界长达17年时间,创办GRWTH前他已是行业龙头公司myIT-School的总经理,曾任电子学习联盟首席技术顾问、教育局顾问,见证著教育科技过去十多年的发展。他接受专访时指,香港曾是亚洲地区教育科技最先进的地区之一,当时会去台湾、新加坡、中国等地做分享。但时移世易,随香港教育科技不进则退,现时更多是其他国家来港分享。

他将这个改变归咎于教育界“塘水滚塘鱼”的市场生态:以往大部份教育科技公司都是采取企业对企业(B2B)的模式,根据学校的招标尽量压低成本,学校决定的依据又永远是价低者得。市场不求物美,只求价廉,企业自然难有资源投放在研发和创新上。

GRWTH透过电子支付服务,收取可观手续费。(李泽彤摄)

用金融科技突破收入瓶颈

面对“市场结构”这挡在面前的大山,陈骏霖思考了很久,当时myIT-School在业内市占率逾50%,但作为总经理的他,却仍扭转不了香港教育科技向下沉的局面。他最后毅然辞职,跟其他伙伴于2015年成立了GRWTH,希望能以初创企业的灵活度,用创新的商业模式改变整个业界,“GRWTH其中一个核心,就是想将B2B的生意,变成B2B2C的模式,不再只困于学校这单一收入来源。”

陈骏霖解释,GRWTH的一大创新来自它的三层收入结构,第一部份是电子支付,公司跟万事达(Mastercard)和汇丰合作,为学校和家长提供电子支付方案,学校可在APP上向家长发通告并列明相关收费(例如学费、校巴费、餐费、活动费等),家长若同意收费,可一按即付,毋须再处理繁琐的现金或支票。对学校来说,也能简化繁复的收费程序,立刻得知每名学生的付款纪录,省却行政和报表等工作,并一次过支付给服务供应商。

GRWTH支援目前香港常见的支付系统,例如信用卡、Alipay、Tap & Go等,会对支付收取一定的手续费,陈骏霖指,以每间学校一年总收费约100至150万计算,公司可收到的支付手续费颇可观,现时已有逾60间学校使用该支付系统。他形容,全球不少地方都在研究如何推行智慧城市,医疗和教育正是其中核心部份,其中一个关键是支付,而GRWTH在做的,便是支付和教育这两个重要部份的融合。

GRWTH的多元智能分析,纪录学生不同技能的发展进度。(李泽彤摄)

建立家校社区 内容营销赚佣金

GRWTH第二个收入来源是来自平台上网购产品和服务时的佣金。APP上不但纪录了学生校内和校外综合发展进度,系统也会为学生发展提出不同建议。陈骏霖举例指,例如学生擅长踏单车,APP会显示单车有关的内容,例如路线建议、单车技巧的影片、单车产品、护具、单车课程等,也会建议其他跟平衡相关的活动。

他指,教育界近年十分强调的软技能(soft skills),很多都要在课堂以外学习。但现时学校和家长欠缺沟通,学校又不清楚学生在校外学习的情况,家长也要自行四出打听社区当中有甚么好的兴趣班。他指,GRWTH便是希望做到,可以在APP上作智能推荐,同时综合地纪录学生成长。

“学校从来都有替家长推介、筛选的角色在,不过以前是在校内书展推介合适的补充练习、家长日向家长建议学生有甚么东西可以学等。现时则是将整个过程放到APP上进行,GRWTH上已有逾300间合作机构,提供不同的资讯,而这些社区供应商都是由学校建议的。”陈骏霖说。GRWTH名称正来自Growth(成长),但字母“o”消失了,象征学生的种子正从泥土里探出头来,需灌溉才能茁壮成长。

GRWTH的“社区”页面有逾300间合作机构提供不同的资讯、课程和产品。(李泽彤摄)

他指,基础教育的共同性好高,学生都是差不多时间学自理、学特定的技能,家长之间有很多东西可分享交流,GRWTH不只是想做一个商店,而是想做一个社区,做内容营销。供应商可以将它们现有的产品放上GRWTH,并配上不同的分类标志,用户可以轻易搜寻不同地区、类别、价钱的产品和服务,他们也可以给予评分。由7月开始正式推行的 GRWTH社区,现时已有逾70万浏览。

“学生读六年,如果家长在APP建立了交学费杂费,和观看不同资讯的习惯,这个APP推介产品的效率会很高,若有供应商将产品放在这个平台卖,个拆帐都可以好高。”他指,公司8月跟一间冰球活动中心合作,达成到100万一个月的交易额。他又透露,一般而言,拆帐佣金可高达3成。

GRWTH希望打造家长社区,向他们提供合适的资讯和产品。(资料图片)

“大减价”冀抢占8成市场

公司第三部份的收入,才是收取学校和家长的“服务费”,但该部份已占非常少。他笑言,其实很难改变教育界“价低者得”的习惯,但“免费就最低”,过往一个可花费十多万元的“解决方案”,现在接近是免费提供,只收取学校4,800元,提供家校通讯、电子行政功能、云端储存的手机应用程式、网页平台,电子支付等一系列功能,令使用GRWTH 的学校增至近300间。

他透露,可将价格压到这么低,除了是用支付的手续费和供应商给的佣金去补贴外,也是利用了投资者的资金去补贴,加速业务的扩张。“GRWTH由开发到推出,其实短短三年时间已经收支平衡,但如果只是想收支平衡,我十多年前都已经做到,唔需要出来创业,我们希望的是改变整个教育科技生态,所以今年再有一轮融资,便是为了压低价格,加快打入学校。目标是今年内取得小学5成至8成市场,现在已很大机会达标。”

GRWTH功能多多,却只收学校4800元。(网页截图)

陈骏霖强调,香港有700多万人口,跟中国比是不够大,其实单做本土市场都应该有得做。“香港中小幼加起来约有88万学生,牵涉过50万家庭,每一个学生在学校花费近万元一个月,在校外花费近4万元一年,加起来是一个逾200亿元的市场,绝对是足够支持香港教育科技公司的发展,够做到上市!”

GRWTH除了在香港长成大树外,经营模式更漂洋过海,于不同市场落地生根,重庆、台湾、非洲等地都有引入GRWTH的系统。陈骏霖形容,各地都在建立智慧城市,而GRWTH的模式正好符合他们的需求,以非洲为例,因为是发展中国家,本身银行和支付系统未完善,所以很乐意尝试海外的解决方案,这次GRWTH便是跟当地其中一间最大的电讯公司合作,当地的营运和支援都是由他们负责,GRWTH则负责提供系统和经营模式。